如何引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w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一切事物中所蕴含的美,不仅需要用肉眼观察,更要用心眼去审视。美术欣赏教学旨在优化学生审美的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欣赏教学,引导学生从识形到赏质,最终实现寄情,引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兴趣;方法;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50-02
  儒贝尔说过:“美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一切事物中所蕴含的美,不仅需要用肉眼观察,更要用心眼去审视。同样,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不仅要观察外在的美,还要发现内在的美。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欣赏美和表现美是美术学习的两种活动方式,其中欣赏美是表现美的前提。欣赏是一种内化活动,是一种由外至内、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在于优化学生审美的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同时,美术欣赏注重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是使学生喜欢欣赏;二是让学生学会欣赏。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注重美术欣赏教学,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识形到赏质,最终实现寄情,引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一、美化环境,激发欣赏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愿意欣赏、喜欢欣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所有人的追求。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教师就要美化教学环境,营造美的氛围,诱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调动学生欣赏美的积极性。环境影响心境,美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不仅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而且是进行有效美术欣赏的保障。所以,教师应注重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情感愉悦。其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创设唯美的教学情境,让美术作品散发魅力,给学生以视觉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去。
  例如,教学《参观和旅行》一课时,为了唤醒学生对自己旅游生活经历的美好回忆,我把去年组织的春游活动制作成课件——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照,再配上轻扬美妙的音乐,构成唯美的意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欣赏美好的风景,捕捉有趣的旅游印迹——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群鸭戏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春景图,从而诱发学生进入愉悦的欣赏狀态,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让引”结合,习得欣赏方法
  美术是一门美育课程,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核心,而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作品的美包含外在形态的美和内在本质的美,所以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不仅要看表面,更要看到它的本质。也就是说,美术欣赏既要用眼睛观察,又要用心品悟。因此,美术欣赏教学要做到识形与赏质,培养学生对美的视觉感受力,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术欣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识形,即看到什么形象、给你什么感觉。也就是说,通过观察、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主要欣赏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的处理技巧。二是赏质,即欣赏、剖析作品的深层意蕴,解读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美术作品欣赏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欣赏方法不是靠传授所能获得的,而要靠学生自主感受和品悟,并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引”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为学生欣赏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在自主欣赏和体验中习得欣赏方法。
  例如,教学《风景如画》一课时,我在出示例图后没有给学生讲解画面的构图特点与表现手法,而是让学生自主观察交流,引导他们欣赏与分析,从画面线条的粗细、疏密到色调的冷暖,再到作品的内容,在比较中体验不同的表现效果。在赏析中,我做到“让学”启思,即先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达,并适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再启发学生感悟山水画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从形的观赏到质的品悟的过程,逐步形成欣赏山水风景画的方法。
  三、寄情于思,升华欣赏境界
  美术具有情感性,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识形与赏质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寄情。“一切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对美好事物深层内涵的感悟是审美的最高要求,指欣赏者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解读出其深层次的内在含义,能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作者形成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会生发出美好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甚至对自己产生激励作用,鞭策自己不断奋发上进。情是美术教学的主线,因此教师要将情感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寄情于思、寄情于言、寄情于做,以升华欣赏境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例如,教学《画情绪、画性格》一课时,我在出示一幅作品后,先让学生观察并猜想作品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学生依据画面的特点展开丰富联想,各抒其理,有的从图中读出了害怕和恐惧,有的感觉到灰心丧气,有的感受到活泼乐观……各种思维的碰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使学生懂得可以将情感融入画面之中,明白美术作品可以通过点线、形状以及色彩的搭配来表达情感。
  又如,教学《风景如画》一课时,我出示家乡的风景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家乡美在哪里。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我不仅启发学生欣赏、领略家乡的美丽风景,而且触发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在感受家乡之美的同时,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保护之情。
  总之,让我们以美术欣赏教学为载体,为学生打开欣赏之窗,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欣赏的方法,升华欣赏的境界,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晶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美术教育研究,2018(4).
  [2] 王金萍. 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5).
  (特约编辑 木 清)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全脑理念,运用全脑文本解读法,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英语学科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全脑理念,树立整体处理文本的意识,通过课前感知、整体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途径,引导学生思考、解读、反馈,深入理解文本。  [关键词]小学英语;全脑理念;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
[摘 要]真实,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德育的追求。失去了真实, 品德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品德课堂教学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鼓励学生说真话。以活动为纽带,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激发孩子吐真情。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場景,唤醒学生真实的体验,引领孩子做真人。  [关键词]品德课堂;真实;真话;真情;真人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也产生了新的内涵,即积极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尝试生活化教学方法,为课程教学带来全新风景。以此为立足点,深入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76-02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认识过程,也是在课内外不同场合综合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在“趣”与“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快乐全面地成长。  一、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
[摘 要] 为了探讨政府投入对学前教育供给特别是公办园供给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可得的2002~2006年山东、浙江、河南、湖南、贵州及甘肃6省370个县级历史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政府分担比例与公办园的在园幼儿规模增长率之间存在一种“右凸模型”现象:公办园的政府分担比例对公办园的在园幼儿规模增长率有负向影响,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政府分担比例越大,对公办园在园幼儿规模增长率的负
[摘 要] 本研究以广东省3个市县19所幼儿园439名4~5岁留守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退缩量表,考察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弹性与社会退缩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学前儿童社会退缩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显著负向预测社会退缩及害羞沉默、主动退缩两个子维度,积极自我概念组的社会退缩总分及害羞沉默、主动退缩两个子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消极自我概念组;心理弹性在自我
[摘 要]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展课堂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英语教师可以在单词、语法、语篇教学中设置小故事,融教材知识于故事讲述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  [关键词]故事课堂 单词 语法 语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58  听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几个
[摘 要]教师应从小学高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出发,通过组织科学的英语阅读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有用的英语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45-02  阅读是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技能,
[摘 要]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应该整体规划,精心设计,有序推进,发掘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制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让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4006801  体育大课间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着,犹如春天的微风扑面而来,给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带来了希望,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师的常态课中就可以发现,所谓的常态课就是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自己运用超于现实的智慧和能力,来为学生呈现看似平常但不平庸的课堂教学。  一、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常态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不注重学生启发性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