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震韧性的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大震后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残余位移较大而导致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抗震韧性的思想,对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和震后可修复性。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和基于抗震韧性的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对其进行抗震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易损性。结果表明:大震下传统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最大残余位移角为1/15,超过《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中建议的可修复范围(小于1/200);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最大残余位移角为1/207,处于可修复范围,且倒塌概率远低于10%,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功能可恢复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对于实现建筑震后快速修复或继续使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在立体几何中,涉及最值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距离(长度)的最值问题;二是面(体)积的最值问题;三是在最值已知的条件下,确定参数(其它几何量)的值.下面举例说明.一、求体积的最值例1 (2018年全国高考题)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
期刊
韩江新城山水资源丰富,体验感极佳。针对风貌视角下的风貌体系建构与空间布局脱节,风貌规划成果中包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管控语言等现象,研究系统性树立山水格局,构建山水特色感知体系,基于该体系,将开放空间体系和眺望景观体系的管控内容传导落实为土地用途管控引导及建筑高度管控等“有形”的管控内容,以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最终实现山水城市风貌特色的有效管控。
<正>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普惠群体融资困境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10年间,虽然中小微企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融资环境并无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1~2019年,除日本以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波动下降,俄罗斯、南非、泰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同样无明显增长。除了普惠金融业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难以匹配,普惠群体面临天然融资瓶颈等共同因素以外,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
期刊
小说《围城》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叠词使用频繁,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中国叠词浩若繁星,而叠词的形式和音韵大多很难传递,所以有许多不能被很好地翻译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这也成为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一大挑战。本文试从目的论视角,以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的小说《围城》英译本中叠词为研究对象,研究小说中叠词翻译问题,并对叠词翻译策略做出总结。
<正>立体几何最值问题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且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探究立体几何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同学们要学会解答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技巧,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提升我们的解题能力.本文通过一题多解,着重探究了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期刊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关键举措。与一些理论预设和实践经验形成反差,不少地方政府在“刀刃向内”的改革中选择了主动优化改革的举措,很少有研究解释这一有趣且矛盾的现象。以压力型体制为理论原型构建分析框架,结合S省A市“放管服”改革的案例实证发现,完成政治任务、争取潜在激励和应对多重压力是“放管服”改革中地方政府主动优化改革的关键动因,“放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开发正处于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起步到规模化开发的关键阶段。欧洲是海上风电行业的先驱和全球最大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风电发展经验,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欧洲地区3个主要海上风电国家:英国、丹麦和德国为例,首先,从规划的关键责任方及其职责、规划流程两方面对比分析欧洲海上风电的规划机制及其优缺点;其次,分析欧洲为促进海上风电发展采取的典型激励策略
量子认知(Quantum cognition)合理地解释了诸如合取谬误、析取谬误及顺序效应等经典认知科学无法解释的逻辑谬误,是近二十年来认知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量子认知的计算(Computation of quantum cognition)从量子理论的形式化结构出发,本质上继承了认知可计算(Cognitive computability)纲领,发展了认知观。认知可计算纲领从确定的行为事理、还原论
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情境的搭建或将教学课堂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阶段的数学学科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数学学科的内核;其次,学生自身应当夯实个人的数学基础,以确保能够具备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最后,情境的来源和运用应当是多元化的。[1]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不断拓展和丰富情境呈现。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1—2021年收录于CNKI的2 507篇主题词为“用户体验”研究的核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从作者、机构、热点分析、前沿分析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徐延章、覃京燕、辛向阳、朱庆华等为该领域主要研究者;江南大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是该课题的重点研发单位;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大数据、图书馆、人机交互等是出现频次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