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认知看情感隐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情感常常被看成是认知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不含概念容量的抽象概念。然而情感的这一抽象概念往往可通过隐喻概念来体现,情感隐喻本质上是将情感隐喻化的一种认知过程。
  关键词:隐喻;情感隐喻;认知
  作者简介:谭梅芳(1978-),女,湖南茶陵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赵利群(1969-),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湖南 湘潭 411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JYB2009020)的研究成果。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无法表达某些概念。隐喻历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是有异于普通语言的诗歌语言。但仅仅把隐喻作为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来研究是很不够的,因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我们每时每刻的思维与认知活动无不与隐喻有着密切的联系。亚里士多得曾把隐喻定义为:“隐喻是用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那时隐喻一直被视为语言的附属现象,仅被限定在修辞和文学领域。直到20世纪30年代Richards出版了“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一书,才标志着隐喻由修辞领域走向语义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出现了隐喻狂热。学者们从符号学、心理学和认知学等学科对隐喻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1980年Lacoff & Johnson 合著的“Meto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的出版标志着隐喻研究达到了最高峰。在西方,隐喻研究经历了修辞学研究、语义学研究和多学科研究三个时期。[1]
   Lacoff & Johnson提出隐喻就是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5]语言中的不同概念范畴就是通过隐喻机制建立起联系的。隐喻过程是在不同的认知域中建立联系,而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连接是基于一种相似性。[6]Lacoff & Johnson(1980)把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2]
  二、情感和情感隐喻的研究现状
  彭耽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人类感情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的基本部分之一,脱离描述情感的语言,就无法充分研究感情和感情概念。[4]情感是生命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人种,人人都有情感。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就是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载体,情感是抽象的或难以表达的感觉。因此,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例如英国属海洋性气候,多雨,因而有关词汇常作隐喻表示某种消极状况,成为自然气象的情感隐喻:
  “Nonsense,” thundered the Commissioner.
  Trish’s face clouded with disappointment.
  谓语动词thundered 和clouded由名词而来,人们对自然的感性认识转向对人自身的认识,专指天气状况的词汇在认知过程中获得引申义,可见“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1]同样,情感隐喻本质上是将情感隐喻化的一种认知过程。
  国外一些知名語言学家围绕情感隐喻作了深入的研究(如Lakoff 1980,1987; Zoltan Kovecses 1987,1990),国内也有很多知名学者对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宁全新(1998)的“Anger与隐喻”,林书武(1998)的“愤怒的概念隐喻”,周红(2001)的“英汉情感隐喻共性分析”,郭熙煌(2005)的“情感隐喻的动力图式解释”,牛丽红、林艳(2005)的“从概念理论看俄汉情感隐喻”。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尤其是表示“愤怒”和“喜悦”的隐喻。他们的研究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情感隐喻概念,同时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隐喻
  1.与天气相关的情感隐喻
  人的认知过程是用熟悉的思想、概念去理解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抽象的或不那么具体的概念。这种语用因素认知化的结果,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上而达到一致化机制。[5]前面提到过,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连接是基于一种相似性。天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每天都在关注着天气情况。人的心情也好像天气一样,经常变化,有时还捉摸不定,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二者的密切相关给人们的思维带来很深的影响。试看以下的例句:
  in a sympathetic atmosphere一种同情的气氛
  barometer of feeling感情的晴雨表
  feel gloomy 心情沮丧
  a sunny smile阳光般的微笑
  a frosty smile冷淡的笑
  thunder at sb.怒斥某人
  dark days 悲伤的日子
  2.与人的生理器官相关的情感隐喻
  这类隐喻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构造特点。从人的认知习惯可知,心脏作为重要器官之一,与情感的发源地密切相关,因此经常可以见到以下的词组与语句:to break one’s heart,他大动肝火,愤怒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着,她憋了一肚子气,别把肺给气炸了等等。隐喻使我们借用源域的推理模式来对目标域进行推理,从而获得认知事物的新视角。[1]例如,Financial problems have been a constant headache for the Center’s director.(财政的问题一直令中心的主任颇感头痛。)“head”是人们思维的始源地,headache(头痛)是生理上的一种不舒服的反应(源域),财政问题(目标域),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是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1]从而获得认知事物的新视角,逐渐的这种新视角成为认知的习惯,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并接受。下面将以一些实例来说明情感隐喻中许多表达式是通过生理器官映射到情感域而形成的。
  When I found out, I almost burst a blood vessel.
  别气破了肚皮。
  He almost had a hemorrhage. He was all teeth.
  他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3.与方位词相关的情感隐喻
  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与所处空间位置密切相关,方向性隐喻是指参照空间范围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1]人们将上-下、前-后和中心-边缘等具体概念投射于情感、数量和地位等抽象概念,形成用抽象词表达的抽象概念。[3]Lacoff 指出,在英语中,有很多是用方位词“上”和“下”或“高”和“低”来表达隐喻,即方位性隐喻。[1]这些方位性词常用来表示人的感情(如喜怒哀乐之情)。“上”和“高”表示喜乐等心情,“下”和“低”表示怒哀等心情。
  Happiness is up.
  We had to cheer him up. 我们都为他欢呼。
  Her spirits rose. 她兴致很高。
  Sadness is down.
  He 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arks. 他的话使我沉下来了。
  Those days she was in very low spirits. 那些日子她情绪非常低。
  More is up; less is down. (量多为上,量少为下)
  其物理基础为:在容器里增加物品,容器里的高度就会上升;反之,从容器里拿出物品,容器里的高度就会下降。例如:
  Prices are going up. 物价在上涨。
  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 温度已降下来。
  4.与颜色相关的情感隐喻
  隐喻性思维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1]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中充满隐喻。许多涉及颜色的词汇都有隐喻用法,尤其用来谈论情绪、性格。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例如通常暖色调令人心情愉悦,而冷色调则使人心情平静或忧郁,颜色一词常用于构建情感隐喻,这是因为随着情感体验时体内温度的升降,脸部的颜色也有相应的变化:发怒时,脸红耳赤;畏惧时,面色苍白;人们极度悲伤时,血流不畅,脸色会变青;愉快时,人们容光焕发,双眼放光,皮肤呈现出粉红色。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各个民族对色彩所引出的情感隐喻意义,有些是相同的,而有些不同。
  (1)“悲伤是蓝色的”。
  She looks blue today. 她今天不开心。
  He has been in the blues these days. 这些天他情绪沮丧。
  “blue”在英语中通常表示心情不好,情绪低下,所以“悲伤是蓝色的”这一隐喻概念在英语文化中经常出现,然而汉民族对蓝色却很有好感,蔚蓝的天空,蓝色的海洋常常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于是“我爱蓝天”被隐喻为飞行员热爱本职工作;“我爱蓝色的海洋”则被隐喻为水兵对大海的深情。这可能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与文化心理因素所致。
  (2)“愤怒是红色的”。
  He got red with anger.
  Richard’s coming late made his teacher seems red.
  他们个个争得面红耳赤。
  他气得脸红脖子粗
  (3)“畏惧是白色的”。
  She went as white as a sheet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她嚇得脸都变白了。
  她吓得脸像一张白纸,嘴唇发白。
  (4)“喜悦是红色的”。
   “Oh that they would!”cried Marianne,her eyes sparkling with animation,and her cheeks glowing with the delight of such imaginary happiness.
  她的眼里闪耀着兴奋的光芒,脸颊也因这想象中的幸福而高兴得通红。
  5.与液体相关的情感隐喻
  英语中时常用描述液体的语言隐喻情感。试看下面英语例句及其中文翻译:
  Anger surged within him. 怒气在他心中汹涌澎湃。
  There is a wave of panic (enthusiasm/ indignation).有一阵惊慌(热情/ 愤怒) 。
  Still waters run deep.(谚) 静水流深(喻沉着的举止可能蕴涵深厚的感情、谋略) 。
  She felt quite calm.她心情很平静。
  She poured out her feelings to her mother. 她对母亲倾吐自己的感情。
  Her heart was flowing with happiness.她心中充满幸福。
  从上面的英语句子及其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语中也存在“情感=液体”这一类比。我们可以看出,感情像水一样有“浓”有“淡”、有“深”有“浅”;人们的心情也像水面一样时儿“平平静静”,时儿“波澜起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类通过思维中的隐喻概念,以语言的形式来认知世界,从而生成隐喻。隐喻思维模式是人的大脑认知能力进化的产物,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重要方式。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不同语义域互动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宁全新.Anger与隐喻[J].外国语,1998,(5):69-72.
  [6]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1-1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生产是发电企业的基础,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是发电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它是企业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一种新思路,是企业预防事故的重要基础工程。建设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本文从安全文化的含义、功能和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在国内全面铺开,同时在国家提倡发展智能电网的形势下,我们又将面临着智能化变电站改造的压力。智能化变电站对一次设备从功能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若因此采取更换传统一次设备的方式,显然有违智能电网节约电网投资、降低能源损耗的主旨。本文以现有变电站的传统一次设备为例,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改进方案,同时展望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对一、二次技术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期刊
摘要:如何在消费水平既定的约束性条件下养成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对于改善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调研报告在对某知名大学367名大学生消费情况抽样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同时在食品消费中嵌套恩格尔系数算法,认知大学生健康饮食观念,剖析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并为消费不均提出解决方案,倡导健康消费,健康饮食。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大学生
期刊
培训被企业界关注、被管理者所重视。当今,面对高参数、大容量的发电机组,企业如何加强培训工作,促进安全经济发电生产,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问题不容忽视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影响着企业发展、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然而,当前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培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在培训理念上,企
期刊
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新战略,华北电力大学率先踏上了绿色新能源的战略高地。学校坚持能源电力办学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新兴能源人才培养作为发展重点,走出了一条学科转型的崭新之路,从2002年开始短短5年时间内,先后打造出18个新能源专业,成为我国新能源建设的生力军。科学发展观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活力。    确立发展目标,铸就发展之魂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能源经济
期刊
在人才市场上,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始终“畅销”不衰。即使在就业问题困扰着整个社会的今天,该学科的就业率仍然可圈可点。    电气工程高等教育百家争鸣  1908到2009,电气工程学科完成了她百年的精彩跨越。一百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电气工程学科和电气人才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我国的电工装备制造业也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1908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
期刊
摘要:美国高校职业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在人力、物力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得职业指导的保障,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这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启发:应转变观念,把就业指导看做“服务”而非“管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改进就业指导方法,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为大学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美国;职业中心;就业指导;大学生  作者简介:巢东蕊(19
期刊
摘要: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实验是配合“光纤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创新型实验环节。本文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该实验的教学中,实现实验数据处理,有助于学生建立有关实验内容的物理图像,调动了学生参与创新型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完善“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虚拟仪器技术;光纤光栅传感;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李永倩(1958-),男,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
期刊
通过《2010年中国能源重大新开工施工项目纵览表》了解到,2010年国内拟建设的垃圾电站项目将达到41个,项目遍布16个省市自治区,而截至2008年底,国内仅有56座已建成的垃圾电站。    中国每年约要产生上亿吨的生活垃圾,垃圾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集中填埋,会自然发酵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对大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专业选修课体制建设是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主要课程保障。结合日语专业选修课的开课现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两个方面对日语专业选修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选修课;日语专业低年级;课程体系设置;高校教学  作者简介:李伟(1984-),男,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