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增长作用的特征分析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根据国外不同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相关信息数据,分别总结了两个阶段科技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不同特征。从而揭示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各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主要从支撑转变为引领。
  关键词:人均GDP科技增长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232-01
  
  文章通過选取发达国家人均GDP800~3000美元和人均GDP3000~10000美元两个发展时期的科技和经济指标及最能区别两个经济阶段和反应科技对经济影响的三个指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全要素生产率等)并比较这两个阶段和指标中科技在经济增长作用中的差别,总结出这两个阶段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1 人均GDP800~3000美元经济阶段
  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人均GDP800美元开始的年份也就不相同。同时各国在完成人均GDP从800到3000之间经济的转变也是不同的。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主导作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研发比重大幅提高必将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一个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往往是通过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大小体现的,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大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比较高,而科技水平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发比重大幅提高必将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1.2 科技推动工业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可知产业结构对于区分不同经济阶段科技对经济左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三次产业结构占GDP的比重能正确反映出经济结构进步性的变化。在人均GDP8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以美国为例可知人均GDP800~3000美元之间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趋势表1。从图中可以发现,在人均GDP800-3000美元之间,美国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7.6%下降到4.0%,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分别从35.5%和57.0%上升到40.0%和58.0%。同样通过数据分析其他国家我们不难发现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同样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存在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极大程度的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均GDP800-3000美元阶段正好是工业化升级阶段,因此各国投入到工业部门的科研费用较多可以更好的促进工业内部的技术进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1.3 科技发展使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所谓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主要看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当全要素的生产率较低的时候,经济的增长只能依靠土地、资本投入等。当全要素的生产率较高时,则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因此要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促使经济集约增长。从而这一时期的科技对经济的投入主要是用于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艺等方面以支撑经济的增长。
  
  2 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
  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各国的实现过程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在科技和经济方面也存在着相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发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占GDP的比重稳定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经济增长趋于平稳;第二,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水平严重的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全面、迅速的发展;第三,人均GDP800~3000美元期间,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本的投入、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到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时主要是依靠科技,使得经济发展的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科技水平的提升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成;第四,科技对经济的作用主要包括科技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科技领先于经济的发展,前一个作用主要是科技对经济的增长其支撑作用而后一个时期主要是科技对经济的增长开始发挥引领作用。
  
  3 科技对经济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对比
  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可以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研发经费、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四个方面来呈现。
  第一,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人均GDP800-3000美元阶段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只能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相反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发达期,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是科学技术。第二,从研发经费的投入来看,人均GDP800~3000美元阶段,由于科技水平不高,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增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而刺激科技水平的提升;相反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经济和科技都处于较高水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趋于稳定,并向高尖端的、未知的领域延伸,而先进的研究成果必将引领经济的发展。第三,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人均GDP800~3000美元时期,在工业大发展的拉动下,科技依靠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相反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完成,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呈现上升趋势,科技水平迅速提升,众多的新产业被开发出来,科学技术开始指引经济发展的方向。第四,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看,人均GDP800~3000美元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科技投入支撑经济的增长;相反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中,从而更好的引领经济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文章通过三大显著指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全要素生产率等)分析人均GDP800~3000美元和人均GDP3000~10000美元两个不同经济时期科技增长作用的特征,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人均GDP800~3000美元阶段时科技对经济增长主要起支撑作用,人均GDP3000~10000美元阶段时科技对经济增长发挥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焦红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7).
  [2] 刘艳清.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3]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4] 郑少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习月刊,1997(4).
  
其他文献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can be canceled by multiuser detection technique. The Degradation by channel fading can be re
借助有限元分析法,在UG/CAE下对X(S)M55-30型橡胶密炼机前转子轴和速比齿轮进行建模仿真,利用NASTRAN解算器进行计算求解。通过对密炼机前转子轴和速比齿轮的应力应变分析,可以
介绍光电跟踪系统的组成、工作模式、工作原理等内容。光电跟踪系统主要由激光测距仪、电视跟踪仪、红外跟踪仪、伺服系统组成,信息处理单元主要由激光信息处理机、图像跟踪
A novel pre-ionization scheme of helical transverse-pulsed pre-ionization in a longitudinal discharge CO2 laser is presented. The laser tube is made of glass wi
The co-articul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at makes the speech recognition difficult.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Hidden Markov Models(HMM) can not model the
An orthonomal wavelets based equalizer (OWBE) is presented. The equalizer is represented by a set of orthonomal wavele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s. The
The transient feeding to parallel-plate transmission lines from coaxial line is optimized by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and a simple
In this paper, a novel adap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using real-time deviation of velocity estimation is presented for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This new algo
技术监督法律内容涵盖技术与法律,比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克服这一点,作者在教学中探索引入了度量衡史的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和趣味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针对传统的制动器静态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测试麻烦、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研发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制动器静态制动力矩自动测试装置,以测量实例验证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