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患者唾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唾液微生物菌群,探讨MS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构成特点与M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非急性加重期MS患者30例为MS组,另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非刺激性唾液,提取唾液D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并行数据分析.结果 MS组唾液微生物α多样性中菌群丰度指数ACE高于对照组(P<0.05).共检测到13个菌门,其中5个主要优势菌门依次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MS组唾液中拟杆菌门低于对照组,而梭杆菌门和螺旋体门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共检测到161个菌属,优势菌属12个:MS组链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密螺旋体属、月形单胞菌属、产线菌属、石胡荽属及小类杆菌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MS组普雷沃菌属、扁平杆菌属及莫拉菌属含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MS组微生物群落近似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与健康人群比较,MS患者口腔唾液具有独特微生物多样性结构,其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有明显区别.
其他文献
目的 汇总分析中国蚂蚁螫伤文献,了解我国蚂蚁螫伤的现状及发展态势,从而为进一步规范蚂蚁螫伤的诊治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知网三大数据库中有关蚂蚁螫伤的文献,以“蚂蚁咬伤、蚂蚁螫(蜇)伤、红火蚁咬伤、红火蚁螫(蜇)伤”为检索词在“主题”字段进行检索,经过遴选后,对纳入文章从年份、期刊、地区及发文机构、研究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螫伤部位、就诊时间、治疗方法、治愈时间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筛选最终纳入32篇有效文献,平均每年(1.39±1.28)篇,均为临床
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是中性粒细胞在静止、活化或凋亡时释放的囊泡样物质,在人体血液、尿液等体液中可被检测到,且在炎症反应以及急性肺损伤时含量增加.由于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含有多种中性粒细胞的表面蛋白及胞质成分,从而参与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损伤、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因此在脓毒症及心血管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脓毒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结节患者,探究患者一般资料及结节特征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和可能影响本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以求在临床上对肺结节患者施行全病程管理.方法 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确定体质类型,选取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环境及职业暴露史、既往罹患肺系疾病史、既往恶性肿瘤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体重指数及结节大小、密度、所在位置、性质与体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将阳性结果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明确使肺结节恶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节患者的体质占比为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
目的 设计一种便携式污物吸附密闭消毒处置设备,解决污染食源及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胃肠污染物的快速消毒处置难题,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与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机械走袋模式,融合固液混合态吸附、气旋吸附、吸附封闭消毒等多项技术,设计“边吸附边消毒”同步处理的污物吸附密闭消毒处置设备,配置高强度ABS材料的机体外壳、耐腐蚀消毒容器与收纳容器,并以高强度耐腐蚀PP材料作为收纳袋,通过电控系统对装置整体功能的实现进行控制.结果 该污物吸附密闭消毒处置设备可对污染食源进行预防消毒,同时能够在不同物表对腹泻、呕吐等病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中等毒性的神经毒剂,大量摄入后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抽搐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对症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本文就一例高效氯氟氰菊酯中毒致呼吸、心搏骤停进行了报告和分析.
《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由蒋红、任学芳、黄莺编写,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这本书分为神经学和神经外科,附录包含神经学中一些常用的刻度,案件包括常见案件和疑难案件,常见病例主要介绍神经内常见病典型病例,了解其相关知识和护理程序.疑难案例则通过案例认识神经科急危重症的护理.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护理措施和策略,每个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知识、案例、知识问答,基本知识主要介绍疾病发病率和发病机理的定义.知识问答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案例描述,根据循证概念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解释护理措施,充分体现知
期刊
目的 观察液体敷料与中医护理在烙铁头蛇咬伤后局部消肿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治的60例烙铁头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干预过程中联合中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使用液体敷料,对比两组患者蛇咬伤局部消肿效果、炎性因子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干预1、3d后研究组患者创面湿润、敷料完整性、肿胀程度、创面温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对腹腔镜下膀胱破裂修补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定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50例行腹腔镜下膀胱破裂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联合组,每组50例.依托咪酯组患者使用TCI输注依托咪酯,丙泊酚组患者静脉注射2 mg/kg丙泊酚,联合组在丙泊酚组基础上采用TCI输注依托咪酯.记录患者麻醉相关指标、脑电双频谱(BIS)值、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急反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联合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依
目的 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医技人员实施急救措施的促进与障碍因素,深层次挖掘影响其实施急救措施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以访谈内容饱和为止,共获得25份访谈资料,包括10名急救护士、4名急救医生、6名医技人员及5名后勤工人,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障碍因素共析出4个主题,分别为环境因素、职能因素、工作性质及心理因素;促进因素析出3个主题:急诊轮转经验、专业领域相关性及职业素养.形成障碍因素的根本原因是急救培训少、经验不丰富、实际操作少,而实施急救措施
血压变异性(BPV)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之外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但目前国内外指南对BPV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患者住院期间是评估和管理BPV的最佳时机.因此,上海卒中学会组织相关专家拟定了“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压变异性管理上海专家建议”.主要强调了减小BPV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远期功能恢复及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并对BPV的评估方法做出了推荐;同时关注了新型降压药物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