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听说为先、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讨论式课程设计能锻炼学生积极组织语言、勇于表达思想,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而多维的课堂互动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利的交流模式。
关键词:多维互动;讨论式;口语教学
新时期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如何上好口语课,提高口语教学效果自然成为各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课题。课堂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学生学外语的弱项,采取更有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严格的口语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让经过训练后的学生外语口语尽量达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气、语调生动自然,条理清楚,语意完整,口语表达方式不拘谨,不做作。讨论本质上即为言语互动,所以本文拟从课堂互动模式构建谈起,继而探讨“讨论式”外语口语教学的构成环节、教学原则与注意事项等等。
一、多维互动的构建
课堂互动是一种教学环境的互动。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必需具备“互动”这个性质。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互动教学。第一,师生互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总结”,也可以是师生之间 “角色表演”,或是“师生辩论”。第二,生生互动。如学生一起探讨听、说、读、写、译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去找教师要正确的答案。他们还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然后各自把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成文之后相互批改。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变换互动的具体形式:口头陈述、研讨会、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自编自演、演讲比赛、辩论赛、互批作业等等。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每次上课都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特长、教学计划等因素对各种课堂互动活动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有着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原则,根本都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和沟通,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 “讨论式”口语教学的构成环节
(1)选对、吃透教材。教师应对可选教材加以甄别。要选择内容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相符合的教材。难度要适中,切合学生实际。选取的教材太难,不利于口语的训练;太容易,又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另外,口语的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感觉,才有发挥的余地。否则,只能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口语课。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为开展课堂讨论打好基础。
(2.)广征博引地备课。讨论式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思维活跃。所以讨论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也包括未知的外语表达,所以,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各种可能性,做到广征博引的备课,以应对讨论过程中的非常状况。
(3)科学部署讨论环节。课堂讨论的效果好坏与是否科学、有针对性地布置讨论话题关系密切。应尽量做到:①因人而异,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发言。例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基础好,就可以给他们布置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有些学生知识面宽,理解力强,爱与人争辩,就给他们布置那些大家观点不一、分歧比较大的问题;对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可以把他们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鼓励他们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要更多地引导、鼓励其表现自我。②根据课堂讨论内容不同,灵活确定讨论形式,还要将不同的形式,辩论、演讲、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等,穿插于同一讨论话题内,用以活跃课堂,保持学生的兴奋度。③要善于发现口语学习较差学生的点滴进步,多加鼓励。④对讨论中遇到的新语法、新句式、新表达要及时总结、肯定。
(4)灵活多样地发动和组织讨论环节。教师可首先通过对背景知识和相关问题的提问开始课堂教学,然后审时度势,选好切入点,把学生引入正式讨论。课堂讨论能否有效训练口语技能的关键在于组织,讨论组织好了,课堂井然有序,气氛活跃。教师要根据讨论内容、学生发言的踊跃度,确定是自由发言,还是提名发言;是举手发言还是即席发言;是面向全班发言还是小组发言;是随机发言还是轮流发言,争取创造一个活泼、愉快的讨论气氛。
三、多维互动“讨论式”口语教学的原则
前面我们说过,“讨论式”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对话题产生多么深刻、全面的认识,而是要借助此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为了达到这一总目标,讨论式口语课堂还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以听促说,听说并重。任何一种外语的口语训练都要以说为主,但也不可忽视听的训练,听是说的基础。讨论式教学正是通过多方的积极互动,在认真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完成对口语的理解、记忆、分析和判断。听说齐头并进,学生的口语水平才算真正的提高。
(2)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推进讨论进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教师是“引导员”,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方向和进程;教师也是“巡视员”,做必要的答疑解惑。当有共性问题出现,及时给予全体性的说明;而觉察到讨论误入僵局时,又要当好“协调员”。
(3)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的课堂教学都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服务于总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口语教学效果,整个教学环节必须按计划规范地进行。教师在讨论前要制定全学期的讨论计划和每次讨论的分步实施方案,避免安排讨论的随意性。当然,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时调整互动模式、讨论方式,甚至是讨论内容。
总之,多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外语口语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遵照其内在规则加以灵活运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口语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兆林.多维互动与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157-158.
[2]王华.刍议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0):166-168.
作者简介:
孙丽珍(1978~),女,黑龙江明水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潘金凤(1978~),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牟薇薇(1981~),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外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JG2012010717)。
关键词:多维互动;讨论式;口语教学
新时期高等学校外语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如何上好口语课,提高口语教学效果自然成为各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课题。课堂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学生学外语的弱项,采取更有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严格的口语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让经过训练后的学生外语口语尽量达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气、语调生动自然,条理清楚,语意完整,口语表达方式不拘谨,不做作。讨论本质上即为言语互动,所以本文拟从课堂互动模式构建谈起,继而探讨“讨论式”外语口语教学的构成环节、教学原则与注意事项等等。
一、多维互动的构建
课堂互动是一种教学环境的互动。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必需具备“互动”这个性质。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互动教学。第一,师生互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总结”,也可以是师生之间 “角色表演”,或是“师生辩论”。第二,生生互动。如学生一起探讨听、说、读、写、译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去找教师要正确的答案。他们还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辩论、然后各自把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成文之后相互批改。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变换互动的具体形式:口头陈述、研讨会、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自编自演、演讲比赛、辩论赛、互批作业等等。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每次上课都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特长、教学计划等因素对各种课堂互动活动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有着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原则,根本都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和沟通,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 “讨论式”口语教学的构成环节
(1)选对、吃透教材。教师应对可选教材加以甄别。要选择内容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相符合的教材。难度要适中,切合学生实际。选取的教材太难,不利于口语的训练;太容易,又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另外,口语的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感觉,才有发挥的余地。否则,只能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口语课。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为开展课堂讨论打好基础。
(2.)广征博引地备课。讨论式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思维活跃。所以讨论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也包括未知的外语表达,所以,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各种可能性,做到广征博引的备课,以应对讨论过程中的非常状况。
(3)科学部署讨论环节。课堂讨论的效果好坏与是否科学、有针对性地布置讨论话题关系密切。应尽量做到:①因人而异,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发言。例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基础好,就可以给他们布置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有些学生知识面宽,理解力强,爱与人争辩,就给他们布置那些大家观点不一、分歧比较大的问题;对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可以把他们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鼓励他们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要更多地引导、鼓励其表现自我。②根据课堂讨论内容不同,灵活确定讨论形式,还要将不同的形式,辩论、演讲、分组讨论、总结发言等,穿插于同一讨论话题内,用以活跃课堂,保持学生的兴奋度。③要善于发现口语学习较差学生的点滴进步,多加鼓励。④对讨论中遇到的新语法、新句式、新表达要及时总结、肯定。
(4)灵活多样地发动和组织讨论环节。教师可首先通过对背景知识和相关问题的提问开始课堂教学,然后审时度势,选好切入点,把学生引入正式讨论。课堂讨论能否有效训练口语技能的关键在于组织,讨论组织好了,课堂井然有序,气氛活跃。教师要根据讨论内容、学生发言的踊跃度,确定是自由发言,还是提名发言;是举手发言还是即席发言;是面向全班发言还是小组发言;是随机发言还是轮流发言,争取创造一个活泼、愉快的讨论气氛。
三、多维互动“讨论式”口语教学的原则
前面我们说过,“讨论式”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对话题产生多么深刻、全面的认识,而是要借助此形式进行口语训练。为了达到这一总目标,讨论式口语课堂还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以听促说,听说并重。任何一种外语的口语训练都要以说为主,但也不可忽视听的训练,听是说的基础。讨论式教学正是通过多方的积极互动,在认真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完成对口语的理解、记忆、分析和判断。听说齐头并进,学生的口语水平才算真正的提高。
(2)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推进讨论进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教师是“引导员”,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方向和进程;教师也是“巡视员”,做必要的答疑解惑。当有共性问题出现,及时给予全体性的说明;而觉察到讨论误入僵局时,又要当好“协调员”。
(3)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的课堂教学都必须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服务于总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口语教学效果,整个教学环节必须按计划规范地进行。教师在讨论前要制定全学期的讨论计划和每次讨论的分步实施方案,避免安排讨论的随意性。当然,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时调整互动模式、讨论方式,甚至是讨论内容。
总之,多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外语口语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遵照其内在规则加以灵活运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口语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兆林.多维互动与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157-158.
[2]王华.刍议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0):166-168.
作者简介:
孙丽珍(1978~),女,黑龙江明水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潘金凤(1978~),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牟薇薇(1981~),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外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JG20120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