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基—1—硫—β—D—吡喃型葡萄糖苷的合成

来源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黑曲霉菌β-葡萄糖苷酶诱导剂异丙基-1-硫-β-D-吡喃型葡萄糖苷(1)的合成路线。以葡萄糖为起始原料,合成β-D-1,2,3,4,6-五-O-乙酰基吡喃葡萄糖(2),再与2-丙硫醇作用得到异丙基-2,3,4,6-四-O-乙酰基-1-硫-β-D-吡喃型葡萄糖苷(3),再经醇解得到1。
其他文献
目前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输血、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及器官移植[1].输注携带HCV的血液,即可发生丙型病毒性肝炎(HC).
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中,男10例,女50例;年龄13~28岁,平均24岁.
PIPD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机纤维,在国防、军事、运动器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合成PIPD纤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单体,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
科技的竞争就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