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下脂肪吸脂后组织学观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小型猪皮下组织抽吸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注射器和直径为2mm的抽吸管行白色五指山成年小型猪背部皮下吸脂术.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取吸脂区和对照区皮下脂肪组织标本进行肉眼和(或)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抽吸侧皮下脂肪厚度明显变薄,约为对照侧的53.5%.术区脂肪组织中只在真皮下、浅筋膜隔旁和肌膜表面等处瘢痕形成较多且消褪缓慢,术后6~8个月脂肪小叶结构清楚.抽吸后皮下脂肪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对照部位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吸脂术可明显减少皮下脂肪的厚度.抽吸时避免损伤皮肤和脂肪下肌层可减少术后瘢痕形成.采用细小的抽吸管可进行浅层脂肪抽吸.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再灌注期肌瓣微循环的变化及其与NO的关系.方法以体重180~220g雄性SD大鼠,制成大鼠提睾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热缺血5h,再灌注2h),应用电视显微影像系统,观察缺血再灌注期肌瓣微循环的变化.结果①再灌注期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组微动脉复流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于再灌注30min微动脉复流率最低,仅为53%.②再灌注期L-arg能使复流之微动脉A1、A2的血管收
期刊
目的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方法自拟切除眼睑病变皮肤的内侧开始行Hughes睑劈开术至外眦角.切除上、下睑病变区皮肤,在创面的外侧设计宽度与创面相等、长度约3倍于创面的眼轮匝肌肌皮瓣,皮瓣蒂部位于内侧端,在眼轮匝肌深面掀起皮瓣,将皮瓣向内推进,并在外眦角处将皮瓣作部分全层切开,以适应外眦的形态,一期修复上、下睑皮肤缺损.供瓣区分层直接缝合.结果共治疗6例,皮瓣最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