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式飞机结冰探测传感器仿真及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飞机表面积冰厚度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建立压电传感器、铝板及冰层组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机电阻抗分析法研究了飞机结冰厚度对系统谐振频率及阻抗的影响规律,获得压电传感器设计参数;搭建地面冷环境实验平台,采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不同结冰温度和积冰厚度作用下的系统谐振频率.结果表明:基于压电传感器的谐振探测法能够有效测量基体表面0.2~5 mm厚度的冰层,可有效测量不同温度下积冰厚度;系统谐振频率与结冰温度及基体表面结冰厚度成反比关系,而系统电阻抗与结冰厚度成正比关系.
其他文献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步入工业化开发阶段,但由于地质和工程条件与北美对比存在明显差距,其大规模开发面临经济效益带来的瓶颈制约,经济评价工作需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页岩气开发以平台为单元的特性,将页岩气单井作为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对象,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视角,建立页岩气井经济效益评价图版并运用于四川盆地川南页岩气开发实际.首先,依据测试产量,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法对气井进行分类,并建立测试产量与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的关系;其次,基于现金流量法,选取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页岩气井的经济
电催化还原CO2因其温和的操作条件、可控的反应工艺和反应速率以及较高的转化率而广受关注.介绍了电催化还原CO2制单碳产物的反应机理,综述了新型电催化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指出有望通过金属修饰、氮掺杂、纳米结构调控、多相催化体系构建等方法解决目前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存在的过电势较高、选择性和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从而实现高效CO2电催化还原.
为研制满足某型直升机供油系统使用包线的离心式燃油增压泵,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创建了供油系统仿真模型,并对该供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离心泵的增压值指标.进行了供油系统地面模拟试验,并与仿真计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发动机的断油试验相比,仿真计算的相对误差为2.8%;与发动机正常供油试验结果相比,仿真计算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2%.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所确定的离心泵增压值指标可以满足该型直升机对供油系统的使用要求.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不同质量分数ZnO的ZnO/HZSM-5(n(SiO2)/n(Al2O3)=25)催化剂,利用XRD、NH3-TPD、Py-IR、N2吸附和TG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晶型、酸量、酸强度、孔径分布和积炭量等进行了表征,并在小试和中试实验装置上探究了催化剂对甲醇制芳烃(MTA)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引入ZnO相比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HZSM-5催化剂对芳烃的选择性更高,同时ZnO的引入没有改变催化剂的骨架结构,未堵塞孔道.在反应温度为450°C,ZnO质量分数为4%时,采用浸渍法制备的
我国每年产生的醋酸乙烯合成废催化剂多达数千吨,对废催化剂再生技术进行研究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醋酸乙烯合成废催化剂的再生,采用传统热处理和添加活性组分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气氛和温度对废催化剂再生过程的影响,运用N2物理吸附、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再生催化剂前体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再生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选用CO2和水蒸气混合气氛,900°C进行热处理,结合活性组分
目的:探讨耳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清BNP、ET-1和IL-6的影响,为临床采用耳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耳针治疗组和耳针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作CHF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耳针治疗组和假耳针治疗组分别予以耳针和假耳针治疗2个月.对比干预前后各组大鼠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假手术组(J组)、模型组(M组)、阳性药对照组(Y组)和益气养阴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G组、Z组和D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4 d,第15天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采用LAD结扎术制备AMI模型,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留取心脏标本,测定大鼠血清AST、CK、HBDH及LDH含量、心肌组织SOD、GSH-Px、MDA水平,并对大鼠心肌切片进行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模型组比
提出了一种油气?泡沫铝组合式直升机缓冲装置,基于塑性坍塌应力理论计算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单一泡沫铝冲击压溃应力?应变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相互校验.通过单一泡沫铝冲击压溃试验对理论和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将泡沫铝压溃动态特性曲线融入油气?泡沫铝组合式起落架缓冲动力学模型开展耐坠毁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油气?泡沫铝组合式缓冲器缓冲载荷峰值降低了38%,缓冲效率提升了12.7%,有效提升了直升机起落架缓冲器的耐坠毁性能.
为了修正舰船运动和海风引起的落点误差,首先建立了雷伞系统各阶段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编程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之后,将发射方向和分离时间作为控制量,基于泰勒级数理论推导了落点误差与控制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雷伞系统落点误差的修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参数能够有效地修正雷伞系统的落点误差.同时,针对典型工况开展了本文方法与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轨迹优化算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本文方法比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拥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更少的计算消耗,可以对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联合咽三针对卒中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颏下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9例卒中早期吞咽障碍患者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进行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咽三针针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期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和颏下肌群最大振幅、平均振幅和吞咽时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73%,51/55)高于对照组(81.48%,4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