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住院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AMI患者270例.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是否破裂分为心脏破裂组(n=34)和对照组(n=23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脏破裂组患者左前降支病变比例、多支病变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左前降支病变、多支病变为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左前降支病变、多支病变为PCI术后STEAMI患者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分析,回顾性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图像,探讨纹理参数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并建立乳腺癌的诊断模型,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行乳腺DCE-MRI扫描的连续性病例资料,收集纳入病例的基本临床信息及DCE-MRI图像,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利用MatLab软件提取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17个纹理参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绝经状态、病灶部位、体质量指数及病灶大小)和纹理参数的差异.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免疫基因,为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免疫分子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们选用GEO数据库的糖尿病肾病微阵列数据集及IMMPORT在线数据库中免疫基因.使用Perl及R3.6.0软件对数据集进行整合,筛选差异表达免疫基因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在线工具做出蛋白互作图及本体论(GO)分析.结果:共发现23个差异表达免疫基因,其中12个表达上调,11个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差异免疫基因在三个不同层面中的作用;富集分析表明,免疫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阿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抽搐、头痛、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水平的恢复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浓度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