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软肝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护肝疗效评价

来源 :山东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益气软肝方对肝病的疗效,试验对高浓度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灌胃给益气软肝方,给药后对小鼠肝功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药益气软肝方对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疗效,能在1周内恢复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至正常水平.
其他文献
为研究纳米碳对百合试管苗生长代谢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优化百合试管苗培养基的同时,探讨纳米碳在离体培养中的作用,为其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平陆百合脱毒试管苗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纳米碳的培养基中,了解纳米碳对百合鳞茎膨大、生根、增殖等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测定其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全氮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纳米碳对百合试管苗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 表明:纳米碳对百合试管苗鳞茎膨大、增殖、生根、物质积累、根系活力、抗氧化性等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百合试管苗膨大、增殖倍率、生根数、地上
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区六个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陆地表面温度(LST)的空间分布,并采用多重比较量化分析六种土地利用类型下NDVI、LST值的差异,最后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与LST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张家口市区的ND VI和LST的空间上值的分布呈相反趋势.对于NDVI而言,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LST而言,耕地与草地、林地、城乡工矿
为评价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室内开展了其对烟草棉铃虫的寄生作用研究.结果 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螟黄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符合模型HollingⅡ型.棉铃虫卵密度对螟黄赤眼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影响,在相同温度下螟黄赤眼蜂的寄生量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增大,但搜寻效应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降低.螟黄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量在16~26℃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26~31℃范围内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棉铃虫卵密度条件下,随着螟黄赤眼蜂密度的增大,其平均寄生量逐渐减少,寄生作用率E也相
分析探讨\'豫济\'山桐子林的生长状况、树种组成及土壤养分含量,为山桐子林地土壤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生长于河南省济源市愚公林场的19年生\'豫济\'山桐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豫济\'山桐子的林分组成,测定山桐子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分析不同海拔下不同土层深度山桐子林下土壤养分.结果 表明:1) 19 a生\'豫济\'山桐子林的雌雄比为3:5,郁闭度达0.8以上,平均树高为11.75 m,枝下高6.17m,胸径12.79 cm,林木个体生长状况良好,无明显病虫害
本文以莱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Mike Basin模型软件搭建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针对莱州市规划年2025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了适合莱州市复杂情景的地表水,外调水多水源配置方案.并利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求解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四是在现状年适度节水的情况下再节水7%,同时新增蓄引水工程、引用黄河水的方案最优.为莱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农村用水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为研究苯并芘对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本文以泥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0、5、10、15 μg/LBaP溶液中20 d,分别在5、10、15、20 d时取样,采用血涂片微核测定法观察红细胞微核与核异常,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钼酸铵比色法分别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 表明,随着BaP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泥鳅血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随着BaP浓度的升高,泥鳅SOD、CAT活性在20 d的暴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用于碧流河水库的水质评价,并将改进前后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利用等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碧流河水库大堡和钟岭两个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桂云花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而用组合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三个断面的水质均为Ⅲ类.改进权重的评价过程考虑了总氮严重超标的因素,比改进之前更加客观合理.评价结果为该水库管理水环境和治理水污染提供参照.
本文以沙柳(Salix psammophila)1年生茎为材料,探讨不同灌型沙柳在相同生境条件下的适应差异.利用震动切片技术、过氧化氢-醋酸解离法以及盐酸水解等方法对沙柳1年生茎进行研究,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各试验参数,分析不同灌型沙柳茎的解剖结构、木质部成分差异.研究发现,3种不同灌型沙柳茎的解剖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直立型沙柳茎的半径、髓半径、维管射线数量、纤维细胞数量以及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其他两种灌型沙柳;开散型沙柳的导管数量最多.不同灌型沙柳1年生茎木质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试验材料选用济宁百日鸡和汶上芦花鸡2个地方鸡种各35只,均为1日龄且体重相近.分别在1日龄、1、2、3、4、8周龄等6个时间点用同种方法采集每个个体同一部位、同等大小的胸腿肌样品进行切片制作,观察并测定各时间点肌纤维直径、密度、肌内膜与肌束膜厚度等4个指标.结果表明,鸡早期肌纤维生长发育速度较后期迅速,4、8周龄时,芦花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百日鸡(P<0.05);8周龄时,百日鸡和芦花鸡腿肌肌纤维密度分别为755.640根/mm2和851.680根/mm2,胸肌肌纤维密度分别为794.590根/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油松,为了探究不同树龄的油松蒸腾效应,不仅选择了幼龄、中龄阶段的油松,还选择了老龄油松,这样实验对比更有针对性,此外,还对油松土壤区域的蒸发效应加以研究对比,在此过程中借助于森林系统观测站开展数据监测,为了进一步降低实验误差,本研究从2012年开始进行为期六年的持续性实验,在探究林木蒸腾效应过程中重点运用了热扩散式茎流计法,在探究土壤蒸发效应过程中重点运用称重法等,同时开展多因子分析研究,通过监测数据开展实地对比分析研究,并探究其影响作用因子.通过连续的观测实验分析得知,虽然林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