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与磁共振影像特点分析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影像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27例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进行CT、MR检查.分析其CT检查的病灶位置、肿瘤直径、内部密度、骨质破坏、内部骨质增生硬化、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等情况,MR检查的肿瘤边缘、肿瘤包绕椎管、T1WI信号、T2WI信号、脊髓水肿、肿瘤强化等情况.结果 CT检查中,患者病灶位置主要集中在胸椎,共14例,其余为颈椎5例、腰椎7例、骶椎1例;肿瘤直径平均(27.17±5.25)mm;内部密度平均(781.39±60.11)Hu;骨质破坏21例;内部骨质增生硬化7例;周围骨质增生硬化6例;囊变、坏死3例;椎间盘受累4例.MR检查中,肿瘤边缘光滑19例,不光滑8例;肿瘤包绕椎管16例;T1WI低信号14例、等信号8例、高信号5例,T2WI低信号6例、等信号9例、高信号12例;骨髓水肿5例;肿瘤强化10例,不强化17例.邻近组织强化12例,不强化15例;纵向生长21例,横向生长6例;骨膜反应4例.结论 CT的骨质破坏及MR的T1WI、T2 WI信号表现等对脊椎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路手术治疗的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4例患者出现75例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植骨方式、出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与手术并发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血量≥800 mL和HGB<100 g/L是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前路胸腰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1例接受臭氧消融术的LDH患者,观察其术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ODI指数,观察术前ADC指数与术前ODI指数和ODI恢复率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计算ADC指数预测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青少年L5椎体峡部裂患者,年龄14~28岁、平均(18.77±2.01)岁,均接受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随访2年.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2年时的疼痛VAS评分以及ODI指数.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手术时间(95.14±20.65)min,出血量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metastatic spine tumour,MST)手术患者延长住院时间(pro-longed length of stay,PLOS)的影响因素,以及PLOS对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167例MST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以75%分位住院时间(longed length of stay,LOS)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PLOS组和正常住院时间(normal length of stay,NLO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P
目的 分析红外偏振光联合微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8例.常规组给予曲度牵引进联合微波治疗,实验组在曲度牵引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联合微波治疗.记录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为9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PI、PRI、VAS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
转眼间来到非洲已经4个月,从开始的不适应气候,不适应生活环境,不适应一个人生活,想家,想单位的大集体,想主任带着大家学习、写文章,到一点点开始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适应这里的新集体生活,适应非洲的慢节奏.
期刊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术后早期残留腰背痛(UBPR)的风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个月~2020年5月行PVP手术治疗的312例OVCF患者,观察其术后1个月内的UBPR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UBPR组和非UBPR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和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内发生UBPR21例,发生率6.7%,纳入UBPR组;其余291例纳入非UBPR组.UBPR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VAS评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PKP手术的老年OVCF患者83例,随访观察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预后分为不良预后组(n=15)和预后良好组(n=68).同时根据患者PNI绘制ROC曲线,取PNI为39.5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n=1
目的 探讨耳穴穴位按压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生态瞬间评估(ecological moment assessment,EMA)结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S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核心稳定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穴位按压.评估基线、第1周、第2周、第4周时的即时VAS评分和过去1周的最重VAS评分,论证耳
目的 观察靶向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软组织封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单节段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靶向PVP手术结合软组织封闭组46例(即“改良PVP组”)、传统PVP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胸腰椎Os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