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心理实验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实验;课堂;心理活动课
  一、引言
  “心理活动课”与“心理实验”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理论层面上,他们相互统一。“心理活动课”是指依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心理学中相关的理论知识为设计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对班级学生进行预防、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一节心理活动课在内容选择、理论界定、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强调要以心理学学科理论为依据。众所周知,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迅速改变了心理学的面貌,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心理活动课也是基于实验心理基础上的课程。
  但令二者存在矛盾的是,虽然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心理实验可以有效解释某些心理现象及理论,但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须避免学科化倾向,注重体验而非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意味着一些经典心理实验可能从小学心理课堂消失。同时,若一节课上仅进行心理实验,不仅“劳民伤财”、形同虚设,而且“竹篮打水”、毫无意义,获得的课堂效果不理想还显得教学过程过于“识记”化、“学科”化。
  心理实验作为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有充分体验的主动探索式教学方法,如果可以在小学心理活动课堂中合理有效运用,必将受到学生欢迎。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化对立为统一,使心理实验成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的实用载体,是本文探索的主要方面。
  二、经典心理实验融入教学活动的作用
  课堂心理实验法就是将经典心理实验移入心理活动课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在遵循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依托实验心理学的操作程序,用简单浅显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内心体验。换而言之,课堂心理实验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无需专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没有严格的变量控制,实验操作简单容易,不用对实验结果进行专门处理,实验结论就一目了然的实验方式。心理实验法具有直观性,有助于学生从现象中明白道理。利用课堂心理实验法,能让学生有效直观地明白每一次心理课的主题与目的,在实际操作中能增加感性认识,将心里模糊的感受具体详细化。
  心理实验具有操作性,有助于学生从体验中收获感悟。在课堂心理实验中,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操作实验,可以从中领悟某种心理调节方法的实用性,从而能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探索的热情。
  心理实验具有互动性,有助于学生从互动中拓展延伸。课堂心理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综上,课堂心理实验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经典心理实验引入教学活动的相关设想
  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以心理活动课教学内容和目的为依据,选择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实验项目进行课堂心理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理解心理活动课的相关主题是选择、实施课堂心理实验的主要参考原则。
  (一)遵循教学目的,经典重现
  课堂心理实验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有所认识、有所感悟,因此在选择课堂心理实验内容时,要结合本活动课的主题,考虑到相关的理论基础,选择一些能说明主要内容和规律的实验,切勿为了实验而实验。
  在五年级“我有我主见”一课中,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导入。该课的教学目的是初步了解自己是否有主见以及如何合理对待他人的建议。在实验心理学中,阿施的从众实验多次被利用于阐述这一主题。第一次上课,我给学生播放了实验过程的视频,而后提问“为什么实验者回答错误?你从这个实验中了解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重复视频的内容,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需要教师不断追问和引导才能引入课程主题。但当我将此实验进行适当改变,活动规则如下:A.呈现两个同样大小的平面圆,分别为(空)实心圆,比较两个圆的大小,在不讨论的情况下写下答案。B.安排一些比较权威的学生故意说出错误答案。C.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在公布最终答案时发现不少学生都修改过原来正确的答案。继而我提问:“大家想想,为什么你回答错误?”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出“权威的压力”“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跟着说”“没有主见”“不自信”……整个教学过程氛围热烈,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获得的感悟远比观看视频获得的感受多。在教学设计上,导入自然,省时高效。因此如果选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作为课程的导入,如说明成就动机的霍纳性别成就动机实验、说明注意力的彻里双耳分听实验,这些实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都能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实验化繁为简,效果异曲同工
  课堂心理实验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考虑到实验时间、场所等客观条件限制,选择的实验应是一些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变量操作控制容易、实验过程简短、容易得出结论、不耽误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项目。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对理论基础有清晰的认识,能善用资源对实验进行改造,用简单的方式说明复杂的道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在六年级“复习有方法”一课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记忆中存在系列位置效应,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义,我曾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让学生识记四个无意义音节表,然后分析每个字表的遗忘情况。理想的结果预设是对第一个字表(即首先识记的)遗忘最少,第二个字表次之,以此类推。但事实上,学生因为受主观因素、实验素材、记忆水平等无关变量的干扰并不能得出预设的结果,整个过程耗时、无效,学生对“复习”“记忆”一类的主题辅导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经过调整,我将活动规则修改如下:A.依次呈现9个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B.分别提问相应序号的动画形象,并统计正确率形成统计图。C.发现只有最先出现的和最后出现的形象正确率最高。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讨论,发现前后的内容记得更牢、中间部分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再与“序列位置效应”相对比,学生发现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吻合。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方法迁移运用,活动突破创新
  心理实验讲究的是一种实验方法,并不是每一种理论都只能用固定的一种实验内容来呈现。为了课堂更有“心理味”,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可以根据实验原则,自行设计相关课堂心理实验,突破原有的实验限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罗夏墨迹测验是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投射型人格测验,通过向被试呈现标准化的由墨渍偶然形成的模样刺激图片,让被试自由地看并说出由此所联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反应用符号进行分类记录,加以分析,进而对被试人格的各种特征进行诊断。本实验主要是用于临床人格测验。而在对理论的学习中我发现,罗夏墨迹测验的关键步骤在于“看图——联想”,于是我大胆地将其作为五年级“奇思妙想——想象力训练”一课的主要活动环节。活动规则如下:A.根据墨迹图制作方法利用颜料、纸张制作一幅墨迹图。B.说一说从墨迹图中你想到的故事。C.分享:你是如何想到这样的故事的?想象有什么方法?对这个实验的改编是基于原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原有运用于临床治疗的测验进行创新加工,使整个实验操作课堂化、通俗化。
  四、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原则是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在课堂中进行心理实验是心理活动课一个特色活动方式,也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真正让心理活动课“活”起来,“动”起来。经典心理实验项目博大精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遵循相关主题理论,善于探索、开发和合理运用更多的心理实验资源,让心理活动课充满“心理味”。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人民小学分校,厦门,361004)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拥抱内在小孩,在这个大家可能很熟悉的故事里,有每个人的影子。每个人内心中都住着一个或几个小小孩,他们就是我们心理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我”。  当你内心的小小孩呼唤你的时候,你注意到他们了吗?你如何觉察他们的存在?你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期待吗?当他们伤心、失望的时候,你如何与他们对话?当他们需要支持和注视的时候,你如何回应他们?当他们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你如何和他们在一
【编者按】山西省晋中市以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为己任,以构建中小学德育序列化体系为抓手,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大力实施五项工程,扎实开展五个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小学德育序列化体系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荣誉称号。2012年,晋中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近日,本刊特约编
关键词:科林斯;僭主;神话模式;口述历史  公元前7—6世纪是古希腊僭主政治盛行的时期。希腊本土、爱琴诸岛、小亚西海岸以及南意大利的很多希腊人城市出现了强人统治者,他们没有纯正合法的世袭血统,没有民众合法的政治授权,他们僭取王位,实行强暴的独裁统治,但也推行了某些富国强兵、有利于城邦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举措。科林斯的父子两代僭主库普塞洛斯(Cypselus,约公元前657/656—前628/627年在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现状;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小学高年级学生约10~12岁,已经进入青春初期。青春期性教育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较为理想。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任务在于,要在青少年的性本能刚刚苏醒之前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知道应取的态度和该走的方向。”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现状,有针对
〔关键词〕校园恐惧症;资源整合;实地训练  一、案例描述  小M,男,小学就读于父母工作的学校,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长、科技队队长,操控航模技巧娴熟,曾多次获省市级优异名次。身为教职工子女,且其父亲是学校的中层领导,小M小学6年一直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全面照顾和关注,是名符其实的“校园宠儿”。  但当小M带着憧憬踏入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后,一切都变了。由于身边高手云集,优秀学生比比皆是,不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形式】  体验活动;讲述故事;亲子交流  【课前准备】  1.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请一位母亲准备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最好是全家三口的系列照片  2.一间遮光性较好的教室  3.教室中间摆放两排椅子,供母亲和孩子面对面坐着  4.每个孩子准备
〔关键词〕教师;成长;学习  我已担任了19年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多年来,我曾一直信奉师道尊严,学生越怕自己越好,认为把书教好、管好纪律是最好的工作效果。曾经有时急于求成,没有把握好严与爱的分寸。平时,也喜欢那些讲文明、懂礼貌、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完成作业,成绩差、经常违纪的学生,却是冷眼相待,冷言相向。  记得一次遇上一名同学违纪,第一次教育他时还能做到耐心,然而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时,
〔关键词〕心理课;初中;分享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1]。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通过团体活动体验、探索、反思和分享,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活动仅仅是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不管采用何种新奇刺激的活动,若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验和感悟,还必须通过讨论分享。分享让学生将自己与他人的感受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和发现。只有情感体验充分,讨论分享深刻,
〔关键词〕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艺术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批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评价形式,并且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批评功能也应从注重甄别转向激励,让“忠言”不再“逆耳”。  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这样那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个案;心理疏导  事件回顾  前不久出现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总在我的脑际萦绕,令我心有余悸。  一天早上,我校五(3)班的学生王廉和魏星因发生口角而扭成一团。进而,王廉大打出手,魏星在后退中倒地,王廉则按在他身上,以致魏星左腿粉碎性骨折。班主任到场后立即打电话告诉双方家长,要求家长到学校协助处理。王廉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后非常害怕,趁老师和同学不注意,爬上了教室外的走廊河上,大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