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临床麻醉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是一种新兴的氧疗方式,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通过鼻塞导管持续地输送浓度相对恒定的加温湿化的高流量气体,具有很好的舒适性.HFNO能通过输送高流量气体产生一定水平的呼气末正压,冲刷上呼吸道生理无效腔,恒温恒湿的气体维持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以及降低患者上气道阻力和呼吸功等作用改善氧合状态.目前在临床麻醉领域,HFN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围插管期、消化内镜诊疗、上呼吸道手术等.虽然HFNO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但其临床疗效不一,具有一定局限性,尚需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指由长期高糖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局部微血管病理改变.DR的发生发展与遗传、代谢(血糖、血脂、血压)、糖尿病病程等因素密切相关.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细胞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DR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控制代谢紊乱、激光、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各异.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研究手段均已应用于DR的诊疗,如人工智能应用于DR的筛查、预测和管理,全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DR的遗传性等方面.未来多组学联合探究DR的发病机制、构建防控体系以延缓D
生长速度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的动态变化,动态观察生长速度有助于早期发现体格发育异常.目前关于生长速度的表达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尚缺乏不同发育阶段生长速度的参照值.通过纵向随访观察或横断面调查均可探索生长速度的一般规律.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历次我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的结果,可为建立生长速度参照值提供较为实用的路径,但需经多中心大样本纵向随访进一步论证.这对于及早发现儿童生长速度的异常变化,积极预防体格发育偏离/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是一种用于腹部镇痛的筋膜间平面阻滞技术.与硬膜外镇痛相比,超声引导下的TAPB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在联合入路和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的使用下,TAPB的镇痛效果更佳.目前TAPB在腹部镇痛中广泛应用,既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麻醉方式用于术中麻醉,也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缓解术后疼痛.此外,TAPB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缓解手术室外的肾绞痛和慢性难治性腹痛.但有关TAPB在缓解内脏痛和替代硬膜外镇痛方面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白芍总苷是中药白芍干燥根的提取物,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等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保肝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维持机体免疫耐受.作为辅助治疗药物,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相关性复发性流产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一定疗效.此外,应用白芍总苷治疗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未来还应继续探索白芍总苷的化学有效成分及其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剂量,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桥本甲状腺炎(HT)是由免疫系统产生攻击甲状腺的抗体引起,治疗目标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甲状腺功能等.目前HT治疗仍以西药为主,常用西药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甲状腺激素药物(左甲状腺素钠)、免疫制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其中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药物具有改善甲状腺功能的作用,应用广泛.但随着HT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深入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硒类药物(硒酵母)治疗HT也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明确HT西药治疗情况,可为优化HT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近年来,1型糖尿病(T1DM)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越大.T1DM饮食干预疗法包括素食膳食、地中海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控制T1DM患者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膳食模式的选择多种多样,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于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最适合T1DM患者的膳食模式仍存在争议.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在T1DM饮食干预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