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不仅学习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发展创新的摇篮,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的创新要求。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堂;学生潜能;创造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愈来愈明确创造能力的重要,创新教育的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玩劣捣蛋。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创底地追究问题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解放学生双手,提高动手能力。
  
  爱迪生爱创造,才一步步成为发明之王;孔子人太庙,每事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都有好奇心,更何况是充满好奇的学生,放开学生的双手,他们才是课堂里真正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要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实践和发展各种创新能力。
  
  二、融入学生生活,发现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关键是你如何抓住这一闪光点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个孩子域出来的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教师不以“权威”自居,能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提供条件,便可发现学生的潜力: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良好的课堂环境,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安静,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
  
  三、学生畅所欲言,参与实践活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本质就是参与实践。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创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识。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新摇篮。本人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播种者》一课时,从凡高的《播种者》谈起,让学生对《播种者》一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不仅仅谈到了《播种者》的用笔用色,还发表了各自对《播种者》的喜爱与否。有的学生说人物造型粗略,有的说用笔干枯,有的说色调冷暖太强烈缺乏真实感等等理由表示不喜欢;有的学生从画面色调响亮有一定立体感,空间感等方面表示喜欢……,从这些发自学生的不同论谈中,我作为美术教师深感欣慰,没有哪个教师不喜欢这样的教学场面,因为这足以说明学生已深深地融入到课堂中来了,而且是那么主动。
  
  四、积极鼓励学生,培养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记得《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道: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即便是爱调皮的学生,也应该多加鼓励,激发他们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智慧火花,也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多些表扬和鼓励,多些理解和宽容,让学生爱上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
  
  五、注重作品评价,提高欣赏水平
  
  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还应注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的评价,在教学中,师生可以进行对话交流,在一种良好的气氛中进行,在作业批阅方面,教师应该面批,尤其是让一些质量高或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也积极参与面批作业,在参与中大胆评价,发现自己及同学作业中的不足,这样的评价才评得具体深入。评价作业时,要让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受体,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在美术作品的评价中,要多鼓励,多进行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六、尊重学生感受,提高学生自信心
  
  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还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受,从而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钙”等物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作用,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还未过河心先慌,尚未爬山腿先软。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创新的动力。
  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美术课堂就更离不开创新。教师应不断给学生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一份收获,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摇篮!
  总之,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大的创意空间,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其他文献
我们经常慨叹阅读教学投入多,产出小,收效太低,个人觉得造成这个现象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太低,他们感悟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此,我们就要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致地体味和深入地理解,唤醒他们的言语生命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力,促进他们的言语生命发展,从而提高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确立关键词语,找到品读对象  要进行语言品读,首先我们找到品读的对象。语文教材大多是文
【摘 要】小学数学老师如何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如何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教学活动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来了一些教学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它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
少年儿童是人生的春天,也是良好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什么样的品德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格修养,将引导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句古语;“三岁至老”,就是说,幼小的品德教育对人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我们不能等闲视之,绝对不是可有可无,教育中,我们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课前引德、评述立德、实践促德”,努力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一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火炬在珠峰登顶时,全校进行了收看。一年级的孩子看得懵懵懂懂,于是我就在旁边起劲地解释。一个孩子冷不丁地说:“老师,既然那么麻烦,用飞机直接送上去就好了呀!”另一个孩子立即接上话头:“那就没意义了呀!”我在哑然失笑之余,想起了发生在语文课上的一件事。  学习《诸葛亮和小皮匠》一文时,学生正沉浸于搭人桥,用木筏,造牛皮筏子种种办法之际,一学生冒出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不用潜水艇啊?”顿时整个课堂七嘴八
新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我尝试了“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一、一刀切的弊病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的提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人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课后作业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光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解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因和进一步学习《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所以它又具有较高的能力价值。  我对这一重点教学内容是分大三部分进行的:学生探究实验、特殊光线作图、多媒体演示辅助。先以课
【摘要】我们福建农村完中校大多数学生学习被动,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普遍低下,能力提升缓慢,发展缓慢。语文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盲目迷乱,依赖性强,是农村中学学生典型的特点。而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通过对社会人生的和语言文字的感知、体悟,进而内化成为富具个性的认知、体验和表达习惯的过程。学生只有革除原来不良的学习状态,确立主体地位,自主参与和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词汇量的增加,教材内容之新颖,题材之广泛,时代感之强,尤其是阅读教材,增加了阅读的量,扩展了话题范围,文章更具时代感,更接近现代生活实际。农村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是很好,要想英语水平有所提高,注重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学法指导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