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天花板”困局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花板本是个很普通的词,但是在官场上就不一样了,那些晋升无望的官员被称为“天花板官员”,就是上面顶到头了。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官员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上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
  造成“天花板”困局的原因包括制度安排、学历问题、年龄因素等。面对“天花板”,若不能理性应对,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负面心态,轻者因此丧失工作动力、得过且过,重者可能以权谋私、误入歧途。比如官场的“59岁”现象,大多数贪官就是在觉得升迁无望后,从以前的勤奋敬业、廉洁奉公转变为追求享受、贪污腐败的。
  因此,高度关注和认真剖析“天花板”困局的形成机制、“天花板”干部的心理状态等,无论对个体成长还是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干部成长“天花板”大调查
  
  是什么制约着“天花板”干部的上升?“天花板”干部有哪些危害?如何有效化解“天花板”困局?针对以上问题,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调查,受调查人数总计8311人,具体为:网络调查,院校合作调查,记者访谈。
  在调查及采访过程中,党政干部群体对干部成长“天花板”困局不但广泛关注,而且见解颇深。他们不但直面“天花板”干部的现状,概括其特征,分析其原因,并且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解决之道。
  在这次调查中,“天花板”干部的喜怒哀乐和“天花板”现象的危害显露无遗。“天花板”困局不容小觑,打破“天花板”刻不容缓。
  
  ▍哪个级别、哪个年龄段的“天花板”干部最多?
  64%的受访者认为县处级“天花板”干部最多,70%的受访者认为“天花板”干部年龄为“45—55岁”
  为什么县处级的“天花板”干部最多?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李军鹏认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的比例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干部群体,这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在调查中,不少干部认为,从级别来看,在乡镇一级,干部升迁的“天花板”是正科级;在县一级,干部升迁的“天花板”是正处级;在市一级,干部升迁的“天花板”是正厅级。
  “天花板”干部最多出现在哪个年龄段?选择“45—55岁”这一年龄段的最多,占全部受访者的70%,19%的受访者选择“35—45岁”。
  人一到40岁,就进入了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世界卫生组织则把45到59岁的年龄段界定为中年人。在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既有丰富的经验,又年富力强,可为什么“天花板”干部在“45—55岁”这一阶段最多呢?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竹立家教授指出,目前一些地方组织部门形成了这样一种用人政策,在干部的提拔晋升上以年龄划线,有的地方规定:过40岁不能提拔为科级干部,50岁不能提拔为处级干部,55岁不能提拔为司局级干部,科处级干部50岁都要退居二线。正是这些政策,促使“天花板”干部在“45—55岁”这一年龄段上扎堆。
  
   ▍“天花板”干部有什么危害?
  35%的受访者选择“一些干部觉得升迁无望,开始混日子,得过且过,带坏官场风气”
  有网友留言道,跨过45岁门槛的官员,有些人觉得升迁无望后,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有些人则千方百计地保全既得利益,“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成为官教条,使得改革锐气下降,甚至连讲话都格外谨慎,常常重复总书记、总理的报告。
  江苏省海门市组织部部长范燕燕在采访中谈到“天花板”现象的危害时表示:“人总需要有个目标盼头,如果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升迁无望的时候,肯定会给其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肯定会损害其工作积极性。大部分人可能还会做好工作,但好到什么程度,怎么个好法,就要因人而异了。我觉得这也取决于干部的素质,当然这也就需要组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认为,公务员到了一定年龄还晋升不到相应级别,就转为非领导职务。应该说这一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加快新老交替步伐,增强各级班子的活力。但事实上带来了不少突出的问题,让许多仍然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可以承担相应工作职责的领导干部退出一线,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甚至削弱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天花板”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50%的受访者认为是“现行干部制度的硬性规定和操作惯例,如年龄和学历的限制”造成的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军鹏认为,制度因素是产生“天花板”干部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直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我国公务员的晋升制度还没有完全走向公平与绩效导向,对干部缺乏明确的业绩评估,一些干部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熬年头。我国公务员也没有严格的问责制度,除非犯有严重错误或违法。一些选任的干部本来是“任期制”,结果变成了“久任制”。另外,公共部门干部缺乏交流通道,公务员只有在本机关向上升的一元化上升通道,缺乏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的交流渠道,公务员缺乏职业发展的“旋转门”。
  28%的受访者认为“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特点使‘天花板’干部的产生和出现成为必然,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是个‘金字塔’形状,必然意味着越高级的官员数量越少”。
  江苏泰州市委组织部徐小军也认为,是各级职位的金字塔结构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说,出现“天花板”干部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有效化解干部成长中的“天花板”困局?
  44%的受访者认为应“清除‘官本位’意识,努力改革现有的组织人事制度,剔除庸官,选拔能吏”
  如何有效化解干部成长中的“天花板”困局?44%的受访者选择“清除‘官本位’意识,努力改革现有的组织人事制度,既能及时剔除昏官庸官,又能使廉官能吏看到希望”;27%选择“推行干部选任阳光化,增加透明度,确保有真才实学、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能够突破‘天花板’”;22%选择“切实转变观念,打破单一僵化的用人模式,避免片面强调干部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6%选择“对于多数干部而言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天花板’的高度,减少各种限制”。
  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位不愿署名的官员建议道:“配备领导班子应该‘老、中、青’三结合。对‘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人,多留干部队伍3至5年,不要‘一刀切’,‘切一刀’,让想干事、谋大事的人,有甜头、有盼头、有奔头。同样,这也是党的福气,人民的福祉。”
  “可以实行‘升官不挪位’的办法。为让优秀干部尽可能减少‘天花板’的困扰,可以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做法,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采取‘升官不挪位’的办法,实行低职高配。”江苏泰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陆彩鸣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党中央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稳定县级主要领导干部队伍,相继实行“低职高配”制度,出现了不少“副廳级”县官。在这方面,广东、湖南、湖北都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在了前列。另外,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处级的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应当说,这些措施客观上提升了县乡(镇)级等主要领导干部的“天花板”高度,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职务晋升瓶颈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给官员稳定的“职业预期”
  —— 国外公务员制度设计带来的思考
  
  “配备领导班子应该‘老、中、青’三结合。对‘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人,多留干部队伍3至5年,不要‘一刀切’,‘切一刀’,让想干事、谋大事的人,有甜头、有盼头、有奔头。同样,这也是党的福气,人民的福祉。”
  
  国外的晋升没有政策或者年龄因素,一般把资历与绩效作为硬标准。国外你很少听到跑官卖官、溜须拍马的事例。因为他们晋升不是靠领导说话,不是通过领导来决定。比方说两个候选人的工作年限都是8年,如果一个人的绩效分比另一个人高,那么职位肯定是得分高的人获得。这个结果是依靠资历与绩效两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得出的,没有争论。
  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是根本的东西却大体相同。一般来说,无论是政治过程,还是行政过程都是由人来操作的,选用高素质的人进入政治和行政机构工作,是提高政府质量的关键环节。总的来看,国外公务员制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
  所谓政务官是指政治家,其任职原则是通过选举而产生,随着选举失败而下台,实行任期制。其主要职能是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其罢免主要是通过“问责制”实现的,如果任期年限结束,则自谋出路。
  所谓事务官是指“文官”或“官僚”,强调其“职业”或专业特点,其任职原则是在符合任职资格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实行“常任制”,终身雇佣。其主要职能是执行公共政策。当然,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公务员也参与或独立制定公共政策,其被辞职辞退依据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
  
  ▍资历和绩效晋升原则
  尽管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等不同,公务员制度的设计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预期大多是依据“资历和绩效晋升”这一原则的,资历和绩效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政策、年龄、背景的歧视,谁也不会因为一个偶然出台的政策、与上级关系的深淺、年龄上的优势、家庭背景等因素就越级提拔,而打破依据“资历与绩效”这一“客观的、自然的晋升”轨道,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贿受贿、溜须拍马、任人唯亲这些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公务员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重工作绩效,到年限就自然晋升。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最新的一个趋势就是建立一个“绩效政府”,公务员的“岗位绩效评估”是重要内容。我国政府目前也在推动“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在公务员晋升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工作人员待遇平等或一致原则
  包括行政部门的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政府雇员、国有事业单位的政府雇员等,无论是行政类、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执法类公共机构人员,其工资、福利、退休待遇等基本一致,这也是公务员或政府雇员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道理很简单,差距过大就会伤害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影响国家创新能力和社会发展速度。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设计虽然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但国外公务员制度设计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参考,特别是在公务员晋升问题上,寻求一条民主的、科学的、客观的、规范的公务员晋升之路,给公务员一个稳定的“职业预期”,在公务员队伍中建立一个合乎道德的激励竞争机制,将对促进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此话题综合自人民网等)
其他文献
为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英国政府采取四项政策措施促进交通节能:一是实施燃料税和车辆税;二是为购买清洁燃料车辆和对现有车辆进行改造,以降低排放的消
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水能够提供我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支持,水既能够维持我们日常所需的水分,也能够为生产环节提供一定的水能支持,因此水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
单位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哪些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既要从客观上进行一般分析,又要在微观上进行具体把握.
期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钢班子带铁队伍,努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不断提升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凉山州基层党建工作将努力建设推动发展强、服务群众强、凝聚人心强、促进和谐强的“四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记宗旨、心
[摘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扩张发展使房地产交易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繁多,影响程度不完全相同,相关度也不完全一致,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对房地产价值评估的需求。房地产估价市场因此应运而生,房地产估价在与房地产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如:房地产买卖、抵押贷款、转让、担保、作价入股、保险与房地产司法纠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合理地房地产估价方法为交
期刊
本刊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9日,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卫工作党委、市社联、上海社科院、国
期刊
日前,记者参加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高效低耗水煤浆制备技术与开发项目推介会,并采访了专委会主任刘士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