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实施中,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宣传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课外体育 俱乐部 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目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采用的主要形式,效果也较好,是体育教育延续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选择参与各项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促进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态。因此,高校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是高校群众体育活动形式的一种完善或是补充,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研究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辽宁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鞍山科技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体育俱乐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访谈法:对上述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校大学生及学校体育社团的负责人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问卷调查法:问卷初稿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设计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调查问卷,向有关体育教师、俱乐部负责人和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符合本课题研究。
  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辽宁省许多高校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俱乐部,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来看,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俱乐部内部缺乏建全的会员登记制度、考勤制度和会费缴纳制度;对会员在俱乐部内部的行为约束力不够;活动时间不能相对固定,机动性较大;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影响俱乐部的发展。
  2.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问题。课外俱乐部的锻炼内容大都是篮、排、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一些锻炼价值较大、休闲的运动项目不能得到开展。如: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等项目,原因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是每周1~2次的集中练习。缺少理论学习、比赛欣赏与观摩,俱乐部的内容与形式与体育课教学差别不大,缺乏高水平的体育指导。
  3.俱乐部缺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不愿参加俱乐部的主要原因有:俱乐部缺乏活动器材和活动场地。俱乐部方面反馈的意见是:俱乐部经费紧缺、场地器材紧张,辅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4.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对俱乐部制的性质、意义、目的不了解,缺乏依据个人的兴趣安排学习的能力,盲目选择项目,或消极对待俱乐部的活动,经常出现会员缺课、迟到等现象,俱乐部的会员人数极不稳定。
  (二)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已势在必行,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其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使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2.优化俱乐部内部管理机制。俱乐部在自主化的管理下,采用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会员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会员的创造能力。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考勤、考核制度,制定单项俱乐部的活动、竞赛和训练计划。
  3.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
  4.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投入。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大多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学校对俱乐部应给予适当的援助和提供条件。
  5.加强俱乐部性质和意义的宣传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对俱乐部健身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高质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吸引和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俱乐部的健身活动。
  6.重视体育教师的辅导,提高俱乐部活动的质量。经调查有62.2%的学生赞同应有体育教师的辅导。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时都希望得到提高,迫切需要教师有效地、科学地进行指导。因此,体育的主管部门要安排好这一工作,为学生参加俱乐部的锻炼提供保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是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协调配合。
  (三)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核心,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既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又能形成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昱.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文化的特征及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 蔡瑞广,丘梅葶.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李宇明.吉林省高校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早已经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背后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养老形势。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但是随着经济社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经济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对体育经济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文章将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在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为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存在问题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科技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科技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更新,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更进一步引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科技越来越成为经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结合多年从事速滑专项运动的实践,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依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来提高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从全面发展少年速滑运动员身体素、注重专项技术训练的实效性和心智训练等方面,探计了少年速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群众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受举国体制“干扰”的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出现了强烈的不均衡性。长期以来中国的竞技体育远远的将群众体育抛在身后,使原本有更大人群基数的群众体育备受挤压。现代文体中心羽毛球馆的经营方式为我们的群众体育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此笔者有几点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对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主导因素、学生的主体因素以及群体内的心理相容性和内聚力等因素都对篮球教学良好心理气氛造成影响,并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心理气氛 创设  篮球运动在中国是比较普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群众的健身意识不断提高,深受人们喜欢的健美操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和发展起来,并列为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健美操 模块教学  健美操是一项新颖、节奏明快、深受各年龄层次人们喜爱的健身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近几年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