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基因变异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来源 :实用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之一,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但患者持续性应答率较低,大量研究提示其疗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就HBV基因前C/C区、BCP区、P区和S区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Mirc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主要通过与目标mRNA互补配对,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或翻译,对细胞凋亡、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发育起调控作用。许多研究发现譬如miR-1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
反思性教学是近几年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它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目前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不同基因型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性差异.方法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3例为基因Ⅱ型,9例为基因Ⅲ型.所有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 3Mu治疗,每周三次,连续
刚接这个班,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染着黄头发,塞着耳机,戴着两个明晃晃的耳环,跷着二郎腿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行我素,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别的同学也用嫌恶的眼神看着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