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在美术领域中的价值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x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考带来的压力与竞争,许多学生转而通过考取艺术类专业进入大学,毕竟艺术类专业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不是很高,美术生这个群体就随着这种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作为一名高中的数学教师,很多时候看着班里的美术生绞尽脑汁也无法攻破数学题的时候,我就会反思,美术生到底需不需要学习数学,数学学科在美术中的价值是什么?它能在美术生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什么促进作用?
  在一次北京市特级教师交流会上,一位来自北京八中的数学教师分享了一篇来自他所教的毕业生写给他的信,信中那个学生反复强调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带给他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严谨的态度,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也许这就是数学的价值,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也许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就像史宁中教授曾经说过的那样:“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达·芬奇,他的画作《最后的晚餐》被誉为不朽之作。同时,他也是世界公认的数学家。1499年,受到战争的影响,他和他的好友卢卡·帕乔利被迫到佛罗伦萨。其间,帕乔利在佛罗伦萨比萨大学教授几何学。达·芬奇一直保持着与他的联系。他们探讨的主题是数学与艺术。达·芬奇的笔记本《数字的力量》中还记录着帕乔利编排的很多数学益智游戏。其中有一款游戏引起了达·芬奇浓厚的兴趣:拿一把尺子和一副圆规在三角形和方形周围画圆。这一游戏促使了达·芬奇对“画圆为方”这一数学问题的研究。而此时,帕乔利的第二本书《神圣比例》也在撰写中。其中的插图部分,帕乔利邀请达·芬奇共同完成。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从欧几里得以来有关黄金比例的知识,并探讨了比例在数学、建筑、解剖乃至艺术学中的重要性。达·芬奇的绘图技术促进了这本书中几何学的宣传与推广,极大地提升了当时几何学的地位。为了帮助帕乔利完成这本书,在帕乔利的推荐下,达·芬奇研究了阿尔贝蒂的《绘画论》和弗朗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用几何学的知识完善了自己的透视画法,并运用几何学和透视理论创作出了自己的传世之作《最后的晚餐》。
  在卢卡·帕乔利的影响下,达·芬奇对和谐的比例更感兴趣。他认为所谓的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的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部分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完美的和谐比例。神圣比例为达·芬奇提供了灵感,为此,他深入研究解剖学、自然科学、艺术学中的各种比例,不断探究这些比例之间的相似性。他的画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等画作中均留下了黄金比例的痕迹。他发现,黄金比例与几何学和艺术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人体的比例,音乐的音阶以及自然之美背后的其他比例关系。
  黄金比—人体结构。
  1490年,达·芬奇开始测量人的比例结构,他在阿尔贝蒂的《绘画论》中了解到:从鼻根到下颚底部的长度是脸长的三分之二;脸的宽度等于嘴到前额发际线的长度,是身高的十二分之一;从耳上缘到头顶的距离等于从下颌底部到泪管的距离,也等于从下颌尖到下颌角的距离;颧骨的中空部分在鼻尖与上颌骨连线的中间处;从侧面测量,大脚趾是脚长的六分之一;从一侧的肩关节到另一侧肩关节的距离相当于脸长的两倍;从肚脐到生殖器的距离是一个脸长。
  基于对黄金比的研究,并借助维特鲁威的《论建筑》中最完美人体的比例结构,他创出了被称为研究黄金比的绝佳艺术品的《维特鲁威人》。
  画圆为方—微积分。
  画圆为方的原则就是等积变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发现的数学现象:两个大小不一的半圆叠放在一起就会出现一个弓形。而这个弓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借助这种想法,达·芬奇通过各种实验,用来计算曲线图形的面积。比如圆形和弓形。他首先把圆形切成很多三角形,然后分别算出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接着,他提出大胆的想法:把圆分割成很多矩形,因为矩形的面积更好求。然后再用希波克拉底的想法求出将剩余区域的面积转换成相等面积的三角形面积之和。随着实验的进行,他的分割越来越小。不断重复地分割下去,渐渐趋于无限小的三角形。达·芬奇的这种大胆尝试就是微积分极限的想法,只不过达·芬奇不具备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数学能力,否则微积分的提出恐怕還要早几百年。现在素描中的绘画方法—画曲为直、画圆为方就是借助极限理论而逐步建立的。
  达·芬奇的最大贡献就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离不开他灵活运用数学与美学相互结合的原理,其艺术作品有目的地使画像符合黄金分割,故在达·芬奇的作品中处处表现出对数学的强烈兴趣。
  由此可见,数学与美术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美术画法、技能的提出都有赖于数学的指导。因此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对美术专业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这就是数学学科在美术领域的价值,同时也是美术生为什么要学好数学学科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基于预习起点,正确、流利、富有韵味地朗读古文。  2.通过画面想象、文本联结、有感情朗读等,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和善于思考的特点;借助同主题文本拓展,比较阅读,感知古代聪慧儿童形象的共同点,感受小古文的共同点。  3.借助聪慧儿童闯关乐园,有滋有味地诵读与讲演好故事,积累语言与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链接已知,揭示课题  1.回顾文言文,走近主人公。 
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能够通过歌唱、朗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诗歌与音乐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诗歌学习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来设计学习活动。  一、框架建构  基于音乐—节奏智能的古诗学习活动主要为诗歌节奏韵律感知活动。  1.节奏感知  音乐领域内,节奏指乐音连续过程中的时值关系,它是各种不同长短时值的音有组织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妙、奏、琴”等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生动的语言,想象课文描绘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认读词语、短语,读准字音  1.第一组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叽叽喳喳
材料来源  《小学创意写作》(郭学萍主编)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为你读诗”  师:同学们好!来,和长辫子老师打个招呼吧!我的辫子长,或者说头发长,这是外貌特点,一眼能够看出来。我还有一个内在的特点,如果我不说,你们可不知道,那就是——我喜欢写诗。现在,给大家看一下昨天晚上我写的一首小诗。(出示:《你送给我的书,被一层淡淡的月光包着》)  你终究  是一个把老虎养在诗中的孩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学习讲笑话的方法,感受笑话语言的风趣和幽默。  2. 通过讲笑话、听笑话、评笑话,提升语言的风趣性和个人的幽默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笑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讲笑话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求助。  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
摘要本文就数字视频在课件中的作用、数字视频的获取、编辑加工处理以及在课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数字视频;多媒体;CAI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6-0042-03  Application of Digital Video Frequency in Multimedia CAI Courseware//Wei Jianhua
教學目标:  1.关注文中的“特写镜头”描写,读出曹文轩纯美语言所营造的画面感。  2.了解课文用空行标示各部  分内容的方法,借助“故事名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  3.就印象深刻的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感悟青铜形象,完成“人物名片”和“成长名片”,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读:知“作品名片”  1.猜读作品。请根据“作品名片”上的信息猜猜是曹文轩写的哪部小说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学科的教与学体现了统整的必然性。学习如带着地图旅行。文本是地图,而学习目标是既定目的地,我们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游玩地图上的学习景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有适当的自由行。统整,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一、学习目标的统整——定  “旅行”攻略  一段学习如同一场旅行。学习也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订适
【教学内容】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杜甫的《绝句》组合教学  【教学目标】  1.把握节奏,读通诗句,体会五言诗和七言诗的不同韵味。  2.感受古诗的景色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眼中的曼妙春色。  3.通过比较品评,体悟不同的赞颂对象呈现出的相同情感。  4.激发学生读诗、品诗的兴致,在古诗的诵读中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在这些童谣中,我度过了一个古老语言的狂欢节。童谣的种子,语言下的自由,已经埋在一个孩子心中。  ——耿占春 《回忆与话语之乡》  唤 醒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