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广告规约与网上隐私权保护规约的效果比较看自律原则对网络传播的适用性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de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律与他律是两种并行的媒介规约方式,自律对他律起到增补作用,并有其自身优势。有效的自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原则。自律在美国儿童电视广告与儿童网上隐私权保护中所起效果不同,说明网络传播的自律除了需要遵循自律原则的一般性要求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难度。我国的网络传播管理应该加强自律,突破传统媒体自律的局限,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建立有执行能力的自律机构,强化自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并提高自律手段的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在今年8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工作会议上,陈奎元院长强烈批评了所谓的“普世价值”。 实际上,人们所说的“普世价值”已不是简单的学术符号,也不是普通的学术流派,而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无情侵蚀。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根本问题就是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尤其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交流、交融和交锋将会更加曲折、复杂和激烈。所以,“普世价值”之争,已远远超出了概念的范畴,已上升至国家层面之间的文化较量。
《中国传播学30年》一书近期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编为编年史,着重描述了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立足与发展的全过程,呈现了学术研究道路逻辑演进的来龙去脉;第二编为专题研究报告和综述文章,集中重访了传播学30年来重要的研究领域,并运用批判的视角,反思传播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浮躁、“现实”、急功近利……如今许多媒体的摄影记者也感染上了这些时代的通病,为一己私利,拍摄刊用出许多“主观新闻照片”,误导读者,导致摄影人失去信用,直接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本文就此现象,分析其成因,对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和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展现国家-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在中国公共领域研究中的浮现过程,作者指出:对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考察是讨论公共领域与中国传媒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公共领域研究进行了批评,提出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分析进路,是提升公共领域与传媒问题研究学术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国内传媒研究范式转换的一种可能思路。作者指出,这一传媒研究路径的建立应摈弃功能主义的认识定势,把握真实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解国家、社会、市场、传媒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及借鉴实践社会学的研究路径。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研讨会,于2008年5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一个焦点话题,但以往的研究局限于以专业新闻媒体为对象,忽视基层组织主办的一些非专业新闻媒体,黑板报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黑板报为研究对象,就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描述一种具象的图景。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平台和支撑,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创新和学术科研创新的示范点。
期刊
期刊
本文在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分析各种结构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的结构依赖模型,并以我国各省市(区)作为实证对象,分析了2006年、2009年以及两阶段过程中各主要结构因素与我国经济增长关联关系,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对各结构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和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是我国经济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因素;我国当前产业结构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消费率、劳动报酬率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