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筛选方法分离兔耳软骨干/祖细胞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3种不同方法分离兔耳软骨来源干/祖细胞(CSPCs),对比3种方法的可靠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4个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取耳软骨,酶消化法得到软骨细胞,简单随机分为以下4组,纤维连接蛋白黏附+低密度筛选法(FN+LD组),单纯纤连蛋白黏附法(FN组),低密度筛选法(LD组),未经筛选的软骨细胞(CC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90的表达,比较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差异。两样本组间比较应用n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n 结果:3种筛选方法获得的CSPCs均高表达CD44和CD90;FN+LD组与FN组CD44表达率均高于LD组[(98.13±0.25)%比(95.40±0.43)%,n t=3.521,n P<0.01;(97.77±1.33)%比(95.40±0.43)%,n t=4.148,n P<0.05];FN+LD组CD90表达高于LD组[(95.47±0.66)%比(92.07±1.20)%,n t=9.087,n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C组比较,FN+LD、FN、LD组克隆形成率升高[(15.80±2.68)%比(4.80±0.75)%,n t=8.751,n P<0.01;(20.80±1.64)%比(4.80±0.75)%,n t=19.400,n P<0.01;(8.40±2.61)%比(4.80±0.75)%,n t=2.939,n P<0.05];FN+LD组克隆形成率高于LD组[(15.80±2.68)%比(8.40±2.61)%,n t=4.422,n P<0.01],低于FN组[(15.80±2.68)%比(20.80±1.64)%,n t=3.553,n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骨与成脂能力FN+LD、FN、LD组均显著高于CC组(66.84±1.72比59.42±2.20,n t=5.939,n P<0.01;69.46±1.95比59.42±2.20,n t=7.630,n P<0.01;63.34±1.44比59.42±2.20,n t=3.330,n P<0.01与26.34±0.57比13.40±0.84,n t=26.080,n P<0.01;26.41±1.12比13.40±0.84,n t=20.820,n P<0.01;26.58±0.76比13.40±0.84,n t=26.080,n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N+LD组成骨能力高于LD组(66.84±1.72比63.34±1.44,n t=3.493,n P<0.01),低于FN组(66.84±1.72比69.46±1.95,n t=2.257,n P0.05)。n 结论:纤维连接蛋白黏附+低密度筛选法、单纯纤连蛋白黏附法和低密度筛选法均能获得CSPCs,其表面标记、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差异与筛选方法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对肝癌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104例肝癌组织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1亚型(MYBL1)的变化及微小RNA(miRNA,miR)-509-5p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
目的:探讨海藻糖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转移能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骨肉瘤细胞(上海传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别分为4组。空白组细胞不使用药物干预,低、中、高剂量组细
目的:观察F框WD40域蛋白7(FBXW7)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增殖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中心医院经手术切除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