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内源性一氧化氮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7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观察吸入NO后急性肺损伤大鼠诱生性NO合酶(iNOS)和内源性NO的变化及其与PAI-1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内毒素(LPS)二次打击方法建立4~5周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和LPS组分别随机给予吸入空气(A)、20×10-6 NO,干预24 h。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PAI-1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定2组大鼠肺组织P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肺组织iNOS活性和NO水平;同时行肺组织病理评分和纤维素染色。

结果

造模后气体干预24 h时肺组织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在NO干预的LPS-NO组较LPS-A组显著降低(4.94±0.52比5.56±0.27;1.31±0.40比1.69±0.16, P均<0.05)。同时NO干预后LPS-NO组iNOS活性和肺组织NO水平均显著低于LPS-A组[(0.84±0.36) U/mg prot比(2.30±0.25) U/mg prot;(1.90±0.84) μmol/g prot比(3.38±0.73) μmol/g prot,P均<0.05)。iNOS活性与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81,P=0.005;r=0.667,P=0.000);肺组织NO水平与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02;r=0.784,P=0.000)。肺病理评分在干预24 h时,LPS-NO组较LPS-A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0.94比6.12±1.51,P<0.05)。光镜下LPS-NO组大鼠肺纤维素沉积较吸入空气的大鼠有所减少。

结论

早期吸入20×10-6 NO可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PAI-1的高表达,缓解纤溶失衡,减少纤维蛋白沉积,减轻肺损伤;吸入NO可减少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iNOS活性和NO产量,此作用与PAI-1表达下调密切相关,因此可将研究内源性NO系统调节PAI-1表达的信号通路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设计新疗法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表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治疗建议,将其分为5种亚型进行讨论。2013年ACR对该建议进行更新,着重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治疗的阐述。根据全身型该亚型的临床表现特点将其分为3个表型,并首次提出具有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特征表现的概念。针对全身型亚型的临床表现评分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指出该治疗推荐适用于具有一般临床表型的病例,而非罕见表现病例或难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6突变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PKU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宁夏73例经典型PKU患儿[PKU患儿均为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病例分布于宁夏22县(市、区);年龄15 d~13岁;男38例,女35例;回族39例,汉族34例]和100例(回族
目的探讨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HiSeq2000)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采集已经临床确诊的9例MMA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将设计好的基因捕获探针与患儿DNA文库混合,然后利用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有机酸代谢相关的48个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2.获得原始数据,去除接头和过滤低质量数据,对数据进行SNP、InDel等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异常位点进
目的比较口服补液盐(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与单纯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及晕厥等症状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或住院经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为POTS的患儿52例,其中33例患儿予ORS、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锻炼(ORS治疗组)1~3个月,19例患儿予健康教育和自主神经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上皮来源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的变化,及其与儿童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2例危重症患儿(危重症组),入院后24 h内(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留取血标本;选取本院同期42例儿童体检残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标准(PCIS)和儿童死亡危险因素评分
目的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1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资料,探讨儿童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因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肌肉活检病理资料、尿代谢筛查、血氨基酸和肉碱谱分析、SLC22A5、PNPLA2基因检测。随访患儿5个月~5年4个月。结果15例患儿(男10例,女5例)中隐匿起病13例,亚急性起病2例;13例以四肢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就诊,2例患儿因肌酸激酶升高就诊(尚无
期刊
肺隔离症(PS)为少见而又严重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可合并有心血管和隔膜的发育畸形。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窘迫,而在年长儿童多为继发感染才表现出咳嗽、发热和胸痛等症状,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血胸和咯血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误诊可导致因反复肺部感染产生的并发症以及不必要的治疗。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S最主要的手段。确诊主要在于CT和/或
肺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对这一组疾病的临床认识存在着逐渐更新和澄清的过程。现就肺高压的基本概念、分类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的肺高压分类标准进行解读,以期提供一个大致的分类研究脉络,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肺高压这一疾病的分类。
随着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1)轴和基因学研究的深入,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基因)的突变及其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矮小(ISS)的关系逐渐明了。GHR基因异常多发生在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的胞外区,可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障碍,导致GHR蛋白功能及表达部分缺失,生长激素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或部分不敏感,从而可能发生ISS;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