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9年5月~2020年1月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完成肺功能检查的患儿,研究期间共入组69例研究对象.无法配合完成用力肺活量检查者(0~3.5岁,婴幼儿组),采用潮气呼吸法检查肺功能,能配合完成用力肺活量检查者(3.5~13岁,年长儿组),采用用力肺活量法完成肺功能检查.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及缺损口直径大小分为小分流量组(缺损口直径<8 mm的小型ASD、缺损口直径<5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9年5月~2020年1月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完成肺功能检查的患儿,研究期间共入组69例研究对象.无法配合完成用力肺活量检查者(0~3.5岁,婴幼儿组),采用潮气呼吸法检查肺功能,能配合完成用力肺活量检查者(3.5~13岁,年长儿组),采用用力肺活量法完成肺功能检查.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及缺损口直径大小分为小分流量组(缺损口直径<8 mm的小型ASD、缺损口直径<5 mm的小型VSD)及大分流量组(缺损口直径≥8 mm的中大型ASD、缺损口直径≥5 mm的中大型VSD及PDA).入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小分流量组、大分流量组与婴幼儿对照组之间以及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年长儿组与年长儿对照组间的肺功能差异.结果 婴幼儿组CHD患儿FRCp/k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分流量组CHD患儿RR显著高于小分流量组及对照组(P<0.05),PTEF/TEF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PTEF/TE、VPTEF/VE、Ti/T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婴幼儿组CHD患儿与对照组VT、TEF50/TIF50、PEF、TEF75、TEF50、TEF25、Re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长儿组CHD患儿FEV0.5、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MM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向右分流CHD儿童均存在呼吸道阻塞,在婴幼儿CHD患儿中,分流量显著者常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主要为小气道阻塞.左向右分流CHD年长儿均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其从小气道到大气道均有不同程度的阻塞.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首要死亡原因,一直是临床和科学研究的焦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历史悠久,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有效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对于维持血管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内皮功能受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黄芪甲苷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包括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以及促进血管生成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完整性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黄芪甲苷可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血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突然、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血栓病灶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溶栓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现阶段临床影像学技术尚无法识别急性新发血栓,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且临床溶栓治疗主要利用纤溶酶原激活剂(PA)实现,但PA治疗窗口期短、体内清除迅速,存在引发颅内出血的风险.基于纳米技术的靶向递送系统已成为血栓诊疗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针对血栓生物标志物设计开发的靶向纳米体系是实现血栓早期诊断及溶栓治疗的研究热点.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严格控制,很容易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肝郁、脾虚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顺应肝脾五行属性与两者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辨证施治,以疏肝、健脾两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药物化裁加减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传递及表达等相关,这不仅为“从肝脾论治高血压”提供了依据,也为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