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是国家在新形势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等,是对原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动力,给孩子们带来了活力,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教师的角色变化
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只会说教的施教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课堂上出现了凡是能让学生读的就让学生读,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关系。教师在承担起教师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平等对话。例如:老师会对孩子们说“你知道的真多”、“老师佩服你”、“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让老师与你这位爱思考的孩子握握手”,这样一种共享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学生在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友善、宽容、鼓励的同时,和教师一道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活了
如今走进课堂,学生很少安静地正襟危坐,听到更多的是学生的争论,看到的是学生的操作展示、游戏互动、激情评价。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走进课本、走进知识。在教学时,老师们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特点,促使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声母d、b和q、p两对字母时,针对这两对字母字形相似,容易混淆的特点,利用小剪刀这一独特的器具,采用比较法编儿歌,“人人都说我们像,仔细看看不一样,剪刀尖尖朝上方,左d右b不要忘,剪刀尖尖朝下方,左q右p记心上”。孩子们对照实物边念儿歌边书写字母的形状,手、眼、口、脑真正动了起来,这样教学形象生动,学生印象深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
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1.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自主与探究。新教材中,大量地采用了“我会读”、“我会写”、“我会练”等形式,这样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认识工具,及时有效的给不同的学生有效的帮助。
2.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合作意识。在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评一评”、“互相说说”等,这正是针对新课程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设计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呢?在实践中得出:(1)要会组织。一年级学生存在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好动、易动的特点,小组的合作学习若没有组织,会使课堂变得嘈杂、散漫。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2)学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是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一个合作小组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总有差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帮助。(3)学会评价。要使学生学会在讨论时表示赞同、反对、补充的方法。互相批改作业时,要客观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实验证明,学生在交流探究中经常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中,开拓进取,大胆尝试,经常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现在当你每走进一节课堂都会觉得一朵鲜花正在绽放,都会让你顿感眼前一亮。我们曾经让三位老师用同一个班级上同一节课。由于讲课的风格不同,课堂结构不同,设计的思路不同,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没有一丝的重复枯燥、无味之感,而且还沉浸在各自的玩味陶醉之中,收获更是各有千秋。
五、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过去的学生只会读、写、算,如今学生们已不再是简单的读书郎。在校园里你可以见到,学生们自己创办的红领巾广播站、寓意深刻的班徽、班级公约、各有特色的班级小报、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小百荷”优秀作文选、书法展、剪纸竞赛……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多了,能力强了,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去探讨,把实践新课程化为工作的自觉行动,在新课程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新课程改革的春天,一定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责编韦淑红)
一、教师的角色变化
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只会说教的施教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课堂上出现了凡是能让学生读的就让学生读,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关系。教师在承担起教师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平等对话。例如:老师会对孩子们说“你知道的真多”、“老师佩服你”、“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让老师与你这位爱思考的孩子握握手”,这样一种共享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学生在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友善、宽容、鼓励的同时,和教师一道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活了
如今走进课堂,学生很少安静地正襟危坐,听到更多的是学生的争论,看到的是学生的操作展示、游戏互动、激情评价。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走进课本、走进知识。在教学时,老师们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特点,促使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声母d、b和q、p两对字母时,针对这两对字母字形相似,容易混淆的特点,利用小剪刀这一独特的器具,采用比较法编儿歌,“人人都说我们像,仔细看看不一样,剪刀尖尖朝上方,左d右b不要忘,剪刀尖尖朝下方,左q右p记心上”。孩子们对照实物边念儿歌边书写字母的形状,手、眼、口、脑真正动了起来,这样教学形象生动,学生印象深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
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1.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自主与探究。新教材中,大量地采用了“我会读”、“我会写”、“我会练”等形式,这样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认识工具,及时有效的给不同的学生有效的帮助。
2.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了合作意识。在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实践活动:“讨论讨论”、“评一评”、“互相说说”等,这正是针对新课程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设计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呢?在实践中得出:(1)要会组织。一年级学生存在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好动、易动的特点,小组的合作学习若没有组织,会使课堂变得嘈杂、散漫。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2)学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是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一个合作小组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总有差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帮助。(3)学会评价。要使学生学会在讨论时表示赞同、反对、补充的方法。互相批改作业时,要客观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实验证明,学生在交流探究中经常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中,开拓进取,大胆尝试,经常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现在当你每走进一节课堂都会觉得一朵鲜花正在绽放,都会让你顿感眼前一亮。我们曾经让三位老师用同一个班级上同一节课。由于讲课的风格不同,课堂结构不同,设计的思路不同,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没有一丝的重复枯燥、无味之感,而且还沉浸在各自的玩味陶醉之中,收获更是各有千秋。
五、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过去的学生只会读、写、算,如今学生们已不再是简单的读书郎。在校园里你可以见到,学生们自己创办的红领巾广播站、寓意深刻的班徽、班级公约、各有特色的班级小报、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小百荷”优秀作文选、书法展、剪纸竞赛……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多了,能力强了,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去探讨,把实践新课程化为工作的自觉行动,在新课程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新课程改革的春天,一定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