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方法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3372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应注意“问”的重点、“问”得合情合理、“问”得有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 有效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B-0086-01
  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一般会受到两个方面情况的影响:一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心理认知程度低,生活经验少;二是深受数学学科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等特点的影响。尤其是后者,要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内涵、内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充分地把握。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两点问题,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时就会遇到思维障碍,致使许多不正确现象的产生。所以,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教师都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氛围,把握好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多使用民主型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勇于探索。中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存在很多不足,直觉思维能力也处在刚刚形成阶段,有一些猜想或者设想很不合乎实际,但是即便是不对的,老师也要充分发挥好课堂引导的作用,不要过分地去责备,不然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挫伤,对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极其不利。
  直觉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同时更是创新型人才一定要拥有的思维品质。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对于直觉思维的作用一定要有很好的认知,联系书本知识,有目的性地强化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思路的扩展、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方法
  (一)结合预设问题,抓住提问时机,语言精练,把握进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围绕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实施提问活动。第一步,老师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进程,抓住有效提问的时机。根据有效提问使情景与人产生“冲突点”;在对新知识点实施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找到“共鸣点”;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例子与练习实施有效的独立尝试,激发学生使用知识展开应用拓展,从而发现知识的“启发点与深化点”;与此同时,还要对知识实施有效的精练与概括,增进学生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问题反思,找准“反思点”。第二步,老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语言严谨、精练,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问。第三步,老师所提的问题要注重层次性,突出思维的渐进性。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一般情况下,人的认知可分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三个层次。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而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关键词,对概念的本质进行深刻理解。由于高中数学概念性、抽象性比较强,老师要针对关键词实施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正向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对概念更好地理解。比如,对于“函数”中增函数的定义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很吃力,老师可以就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们对“任意”怎样理解?可不可以用“给定”?根据这个定义,怎样求解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怎样证明一个函数为增函数?要把教学的重点凸显出来,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问题的提出不但突出了重点,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在实施课堂提问活动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注意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如果提出的问题太深太难,谁也回答不出来,变成老师自问自答。而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只需要稍作思考甚至完全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那么即便课堂气氛看起来很热烈,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养成学生不善于动脑的坏习惯。因此,数学老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动大脑,激发思维,最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三)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数学教师也提出问题,但是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中数学老师的有效提问不能只是简单的“问”,还要突出“问”的重点、“问”得合情合理、“问”得有层次性。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建
传统的接受式教育,也称为"填鸭式教育",学生学习以听老师的讲解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日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从农村到城市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受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边远山区学校的教学依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各城市、各行业及领域寻求突破发展的重大议题。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目前,成都以高质量为引领,创造性地提出“一干多支”
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包括对人员、施工材料、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需要加强对技术施工管理方面的力度,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