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亚硝酸盐亚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ney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阐明盐度为5条件下不同浓度亚硝酸盐亚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个亚硝酸盐浓度组(0.50、0.90、1.70、3.20和6.00mg/L)和对照组(0.05mg/L),检测分析了亚硝酸盐胁迫40d后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死亡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6.00 mg/L浓度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体长增长率(L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浓度组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血清中的免疫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当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50 mg/L时,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0、0.90和1.70 mg/L浓度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CAT和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0.90mg/L浓度组的肝胰腺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除0.50 mg/L浓度组外,其他浓度组的mn-sod和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各浓度组的cat、trx、tgase、trypsin和chitinase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各浓度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均受到明显的阻遏作用。在盐度为5条件下,为确保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亚硝酸盐浓度应控制在0.50 mg/L以内。
其他文献
在节能节源观念的影响下,现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对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节水农业发展。文章结合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灌溉对策,以便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助力资源节约型国家的建设。
为研究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盐度和温度对两阶段幼鲎(1龄和2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0,温度25-37℃范围内,中国鲎1龄幼鲎的耗氧率为19.50-29.70 μg/(g·h),2龄幼鲎为35.37-56.12 μg/(g·h);随着盐度的升高,1龄和2龄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
冷战期间,日本政府确立了“宪法允许在毫无他法的情况下对敌方基地发起攻击,但不允许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法理解释。基于此,日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导弹实力的发展。冷战后,日本政府以“只有具备完整的装备体系才算是拥有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为借口,在没有修改“宪法不允许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这一法理解释的情况下,逐步强化了个别武器装备的“进攻”性能。在安倍政府积极推动日本军事战略转型的背景下,
德育教育在小学生成长阶段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在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给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且德育教学方式集中在校内课堂教学中,基本没有开展校外德育的工作,使得德育教育还是停留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文章主要剖析当前的德育教育问题,找到创新途径,从而为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南美白对虾是现今世界上最被广泛养殖和高产的三大虾类(另外两种为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为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我国中科院海洋所张伟权教授率先自美国引进此虾种,并于1992年突破了亲虾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门槛,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被广泛养殖,
期刊
从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内外网络空间发展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诚然,当今世界正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符合网络空间的发展要求,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人类历史与网络空间发展的融合,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
以核桃粕为原料,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发酵制备核桃粕多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首先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多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影响试验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核桃粕多肽产量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13%,在此条件下,多肽产
目的运用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比中西医结合康复与现代康复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化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诊疗方案。方法以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华东医院、第三康复医院、岳阳医院崇明分院为多中心研究单位,收集162例符合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我院康复科正在实施的现代康复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在运动功能、独立性、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