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提取物工艺优化及防腐抑菌效果研究

来源 :肉类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一款纯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防腐抑菌剂并应用到肉制品中,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以决明子、迷迭香、刺梨根、刺山柑、沙棘种皮、绿茶为主要原材料,以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4个因素;通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菌落总数指标来表征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防腐抑菌性能.结果 表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C,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5%,得出提取液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8.26g/100mL.跟踪监测每天的数据显示,应用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肉制品,TVB-N、菌落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通过此工艺优化出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防腐抑菌性活性.
其他文献
针对频繁变载导致氢燃料电池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混合动力系统部件特性和典型工况下整车需求功率的频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的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联合自适应低通滤波器和逻辑规则对整车能量进行合理分配,为充分发挥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的作用,采用Pareto遗传算法对自适应低通滤波器进行了多目标优化.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整车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功率跟随能量管理策略,所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在保证大功率型氢
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是保障电动汽车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现有的SOH估计方法通常忽略容量衰退过程中能够表征电池老化的温度信息.鉴于此,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电池表面温度的差分温度伏安(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voltammetry,DTV)曲线的获取方法和一种滑动平均(moving average,MA)与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KF)结合的滤波方法以提取健康特征.同时利用组合核函数改进了传统高斯过程回归(Gaussi
为降低新能源车电池包底部碰撞导致的潜在起火风险,本文中通过对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研究,总结了电池包底部碰撞的典型工况,包括向上撞击和水平撞击.建立了电池包底部碰撞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结果 表明:在向上撞击工况中,对电池包造成损伤的主要由于Z向速度冲击的作用.其中锥形地障可直接导致底壳失效,在壳体不失效的条件下,半球头地障的损伤较为严重;水平撞击工况中整车最小离地间隙位置和电池包前部防护结构的设计对该工况有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机器学习方法在锂离子电池状态(包括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和剩余可用寿命)估计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机器学习方法在电池状态估计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归纳电池状态估计机器学习方法的5个具体实施环节,即数据准备、模型选择与评价、超参数确定、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训练,并提出了融合精度、实施成本和鲁棒性的学习算法评价方法.最后指出超参数确定方法仍存在的场景适应性问题,并建议建立多区域、跨季节、多模式和长时间的车用电池工况数据库,促进电池状态估计机器学习算法的实用性和普适性等方面的研究.
肉和肉制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是肉制品消费大国,功能肉制品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近年来,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功能肉制品受到消费者和肉类企业的广泛关注.介绍了低脂肉制品、低胆固醇肉制品、低硝酸盐肉制品、低盐肉制品、含不饱和脂肪酸肉制品、添加天然抗氧化剂肉制品等功能肉制品的开发方法及现状,分析了不同功能肉制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功能肉制品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后续开发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
在传统香肠原辅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杏鲍菇来研发一种复合香肠.以香肠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来优化杏鲍菇复合香肠的配方和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添加量、亚硝酸钠添加量、绞肉方式这3个因素对香肠感官品质影响差异显著(p<0.05),是关键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添加量30%,亚硝酸钠添加量0.08g/kg,并采用“小筛”绞肉时香肠的感官品质最佳.
车前草含有黄酮类、萜类、酚类、有机酸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护肝、抗癌、降压、抗菌、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功效;柑橘纤维是一种从柑橘类原浆中提取的纯天然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具有预防肥胖、降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本研究在牛肉丸中添加车前草和柑橘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车前草、柑橘纤维和猪肥膘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以添加10%和25%猪肥膘的牛肉丸作为对照,测定出品率、色差、pH值、质构,通过电子鼻对牛肉丸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车前草、柑橘纤维和猪肥膘的最佳添加量
为了探讨苔干在羊肉香肠中的应用可能性,现将苔干冷冻干燥制成粉末后加入到羊肉馅料中,制作成苔干羊肉香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感官评价和质构作为考核指标,优化苔干羊肉香肠的加工工艺配方.结果 表明,苔干添加量为9%,香辛料添加量为1.2%,卡拉胶添加量为1.5%时,制得的苔干羊肉香肠感官评分最高,成品外表面有淡淡的绿色,肉香明显,伴有苔干香气,肠衣紧贴肉质,硬度适中,有适宜的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耐咀嚼性,口感颇佳,深受大家喜爱.将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苔干羊肉香肠,置于4±1℃下贮藏100d,香肠亮度L*值
研究卤味带鱼制作的关键技术,为带鱼调理深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去腥料用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和卤制时间为关键因素,以产品的感官评分和成品率为评判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卤味带鱼的生产工艺.结果 表明,卤味带鱼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去腥料用量6%、油炸温度175℃、油炸时间5min、卤制时间7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卤味带鱼成品率为83.8%,感官评分为87分.此时卤味带鱼色泽呈现均匀的金黄色,具有浓郁的卤汁香味,滋气味宜人且鱼肉完整,味美适口.
酱卤鸭制品中的香辛料是影响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通过控制主效成分含量可以实现酱卤鸭制品品质标准化管理.综述了酱鸭制品加工中常见香辛料的呈辣机理和呈麻机理,整理了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法等常见的香辛料定量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今后酱卤制品开发研究提供技术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