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眼免疫学领域近五年十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通过文献检索及专家推荐票选等方式,遴选出了我国眼免疫学领域近5年(2009至2014年)十大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葡萄膜炎免疫学及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转化医学研究,眼免疫疾病的诊断或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葡萄膜炎整体研究水平,增强了我国在国际葡萄膜炎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中华眼科杂志,2015,51:773-777)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采用不同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05例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裸支架组、覆膜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率和主要并发症。TIPS术后6、12和24个月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率使用寿命表法计算,并对整个随访期内TIPS术后分流道失功能率、再出血率、生存
目的分析预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指标,并建立模型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方法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294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两组,即无或轻度曲张组、中重度曲张组。对肝脏硬度值、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比值、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Child-Pugh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以有效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指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非PBC患者中的特点。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AMA及AMA-M2,对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315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AMA-M2阳性占15.3%
目的研究肝衰竭病理过程中血氨的代谢特点及其血氨通过氨基甲酰磷酸合酶II(CPS-II)途径的基本机制,探索血氨升高对肝细胞损伤的基本规律,为高血氨在肝衰竭发生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构建Changliver细胞高血氨模型,设定不同梯度浓度的氯化铵(NH4Cl)干预Changliver细胞,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CPS-II基因mRNA相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方面,以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为代表的新型抗VEGF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而二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是当前临床争议的焦点。虽然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贝伐单抗的药效优于雷珠单抗,但是雷珠单抗具有起效时间短、对VEGF-A的亲和力强、重复注射时耐受性好等优点。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充足剂量的雷珠单抗效果更优,其临床应用应引起广泛重视。(中华眼科杂志,2015,51: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