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扩展创伤超声重点评估技术在多发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动态扩展创伤超声重点评估(D-EFAST)在重症医学科(ICU)多发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先对患者进行扩展创伤超声重点评估(E-FAST)检查,结果提示阳性者立即进行CT检查或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如无异常,则每日进行E-FAST检查,连续7 d(定义为D-EFAST),结果提示阳性者立即进行CT检查或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以临床明确诊断为"金标准",计算E-FAST、D-EFAST检查对气胸、胸腔积液、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肝脏损伤、胃肠道损伤、心包积液、膀胱破裂、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及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和漏诊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80例患者中因死亡、放弃治疗等原因剔除4例,最终76例患者纳入分析。E-FAST检查技术对气胸、胸腔积液、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胃肠道损伤、心包积液、膀胱破裂、胰腺损伤诊断的总体敏感度为75.9%(66/87),特异度为98.3%(587/597),阳性预测值为86.8%(66/76),阴性预测值为96.5%(587/608),准确率为95.5%(653/684),漏诊率为24.1%(21/87)。多发伤患者迟发性损害大多发生在伤后2~7 d,发生率为4.8%(33/684);D-EFAST诊断多发伤患者迟发性损害的敏感度为98.3%(118/120),特异度为99.8%(563/564),阳性预测值为99.2%(118/119),阴性预测值为99.6%(563/565),准确率为99.6%(681/684),漏诊率为1.7%(2/120)。以临床明确诊断为"金标准",D-EFAST检查对多发伤患者器官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8.3%(118/120),明显高于E-FAST的75.9%(6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D-EFAST在多发伤患者器官损伤检查方面优于E-FAST。

结论

尽管E-FAST技术可以快速判断多发伤患者的病情,为危急重症患者的初步诊治赢取时间,但多发伤患者于伤后2~7 d易出现迟发性损害且不易被发现,而D-EFAST技术可早期发现迟发性损害,降低漏诊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随访超过6个月的2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由免疫介导引起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不完全川崎病由于比典型川崎病少了1~2项主要症状,更易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时机。现就我科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18例最后确诊为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做出诊断
ESPEN指南关于肠内营养(EN)的目标是评价EN应用于不同指征的证据,并作为在临床实践中确切决策的指导工具.  临床指南是系统发展的条文,以协助医生和病人决定适宜的卫生保健。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intestinal tumor,GIST)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GIST的8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86例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中10例为良性(包括7例潜在恶性),肿物平均直径2.0 cm,16例为低度恶性,肿物平均直径2.9 cm,60例为高度恶性,肿物平均直径8.6 cm。其中5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