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计算的内锥轴孔过盈配合压装补偿优化

来源 :机车车辆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采用典型的小齿轮与内锥轴孔装配的传动结构,因制造过程中内锥轴孔存在微小的形变,小齿轮压装中无法准确确定P0位置,造成压装后实际过盈量与理论过盈量的偏差,文章将从内锥轴孔的形变影响仿真、P0值的偏差计算,提供压装补偿依据,解决小齿轮与内锥轴孔压装量偏差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工作在GaP/Si衬底上基于In0.83Al0.17As异变缓冲层实现了InAs/In0.83Al0.17As量子阱的生长.研究了GaxIn1-xP和GaAsyP1-y递变缓冲层对量子阱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GaxIn1-xP组分渐变缓冲层的样品X射线衍射倒易空间衍射峰展宽更小,表明样品中的失配位错更少.两个样品均在室温下实现了中红外波段的光致发光,而采用GaxIn1-xP组分渐变缓冲层的样品在不同温度下都具有更高的光致发光强度.这些结果表明在GaP/Si复合衬底上采用阳离子混合的渐变缓冲层对生长中红
系统介绍了墨水直写(DIW)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DIW技术在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铝热剂、铝-氟聚物)、复杂异型火炸药装药结构(固体推进剂装药、炸药装药)及火工品药剂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与之相关的机遇和挑战.指出DIW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装药技术的不足,在新型多孔/特殊结构装药和能量密度递变的火炸药装药研发与制造方面极具开发应用潜力,未来可进一步加强增材制造火炸药配方应用基础研究、光-热协同固化体系研究以及弹药壳体-装药一体化制造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新型、高精度战略
采用螺压工艺制备了不同CL-20含量的高能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CL-20/CMDB),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密度及宽温力学性能,并通过热形变和低温冲击试验分析高、低温力学临界转变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L-20/CMDB推进剂内部微观形貌良好,结构相对密实,力学性能优良,CL-20质量分数为45% 的S-3高能配方推进剂,密度可达1.777 g/cm3,-40℃断裂伸长率可达6.53%,50℃的抗拉强度可达2.08 MPa,其高温热形变和低温冲击特性曲线在-40~50℃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说明CL-20/CM
为改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基黏合剂的低温力学性能,以GAP和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为软段,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偶联的丁二醇为硬段,通过扩链聚合反应合成GAP/PET嵌段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化学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低温拉伸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ET含量的提高,GAP/PET嵌段型热塑性聚氨酯的Tg明显降低,当PE
为了研究不同黏结体系的表面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表面能测试仪器测试了HTPB黏结体系的表面自由能,分析了HTPB与增塑剂体积比、增塑剂种类、温度对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TPB在所给温度范围内表面自由能基本无变化;己二酸二异氰酸酯(DOA)的表面自由能随温度升高呈现线性降低;在HTPB/DOA不同的体积浓度的混合溶液中,当HTPB/DOA体积比为1:1时,在工艺温度60~65℃范围内,表面自由能最低;在DOA、癸二酸二辛脂(DOS)、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三种增塑剂分别与HTPB体积比
为了探索合成和稳定聚合氮形式的分子或晶体的途径,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提出了两种基于N4分子合成高能量密度材料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单晶金属表面吸附N4(Td)分子;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结构搜索获取稳定的N4相关结构.提出了P-43m-N4、P4/m-LiN4和Amm2-G/N4三种含有N4分子的晶体,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密度、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以及电子结构性质.结果表明,在超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N4(Td)在金属表面可以通过失去Td对称而稳定.AIMD模拟结果表明,它们在50GPa、50或300K下是稳定的.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一端固定的双站SAR(OS-BiSAR)体制下基于距离补偿的毫米波快速成像算法.在图像重构过程中,该算法通过保留回波模型中的幅度衰减因子来补偿信号传播衰减,并根据目标回波方程特性对接收阵列维执行了卷积操作,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及相干累加等步骤求解出最终目标图像.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与OS-BiSAR体制下基于距离补偿的距离徙动算法(RMA)相比,所提算法不仅可以保证图像重构效率,还能更显著地降低信号沿空间路径的传播损耗对成像质量带来的影响.“,”In this articl
为了获得粒径分布均匀的细化RDX,在超重力反应器中,以丙酮-水作为溶剂-反溶剂重结晶体系,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亚微米级RDX.研究了RDX溶液浓度、PVP含量以及超重力反应器转速对RDX形貌和尺寸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利用SEM、XRD和FT-IR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DSC研究了RDX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RDX溶液浓度为0.04 g/mL、PVP浓度为0.2 g/L、超重力反应器转速为1500 r/min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0.54μm的亚
以富勒烯(C60)、溴素(Br2)、八溴富勒烯(C60 Br8)及对甲基苯胺(C7 H9 N)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富勒烯对甲基苯胺衍生物C60(NC6H4CH3)n;采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质谱(M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合成得到的富勒烯对甲基苯胺衍生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热分析(DTA)、真空安定性测试(VST)、热重分析(TGA)、甲基紫实验等热分析方法,并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研究了富勒烯对甲基
水色遥感产品的三要素为:叶绿素、悬浮物质和黄色物质.水色水温扫描仪(简称水色仪)作为海洋一号卫星的主载荷之一,设置了8个可见近红外探测通道,主要目的是获取全球的海色三要素分布产品,为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研究提供数据.2007年发射的HY-1B星水色仪,作为零辐射基准的冷空位置在入轨初期即存在光污染,导致近红外探测通道深海水域信号出现截止,并且纬度越低冷空信号越大.为了研究此问题的存在机理并对B星水色仪的历史数据进行修复,在实验室对问题产生源的特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获取C星水色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