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吉林定位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1 推进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紧紧围绕省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总目标,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这是新时期吉林发展的总纲领,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见表8-1。
  8.2 认识定位:三个重大问题
  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巴音朝鲁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并对此做了深刻阐述。见表8-2。
  8.3 目标定位:建立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形成结构布局合理、服务转型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办学特点鲜明、体制机制富有活力的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围绕这一目标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任务指标。见表8-3、8-4、8-5,图8-1。
  8.4 功能定位:职教兴省,职教惠民
  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职教兴省,职教惠民。“职教兴省,职教惠民”是对职业教育功能的总定位。见表8-6。
  8.5 方针定位: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激发办学活力。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体现深化改革精神的总方针,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见表8-7。
其他文献
北?京  入选理由?以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为切入点,成功探索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工作。  亮??点?“这是一项试图让职业教育回到逻辑起点,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职业教育自己的教育标准和资格框架,并在新的制度框架下重新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全面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学习制度、教育模式和评价制度的开创性工作。” 北京市教委委员孙善学表示,现代化
随着我国城镇和学校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在农村日渐减少的人口规模以及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诱惑的双重压力下,农村小学生在校生数量持续减少,小班化教学将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种趋势。在新课标实施阶段,如何体现以生为本,是农村小班化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如何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是当下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让整体更凝聚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
教后记是对课堂教学的及时追溯和深情回眸。一堂课结束后,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静静地审视、梳理和挖掘,往往能由小见大,细微处见精神,教学也会因此多一份“心计”,多一份“灵动”, 多一份“真知”, 多一份“经营”。  教师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来写教后记呢?  一、回眸课堂,品味精彩  老师每上一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就是教后记。也许这些成功的小花并不绚烂,但常常对优化课堂教学方
【摘要】为了关注学生的空间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我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一课为例,从故事情境、动手操作、数学提问、估计教学等角度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学会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还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估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位置与方向 图形与几何 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一学段强调,要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
于时间而言,这是一段平凡的日子,不过是日历又往后翻了翻,但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在这时光里,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病毒面前,我们的确是脆弱的,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不会就这样屈服于命运。给时光以生命,我们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在疾病面前,大家都想活下去,这份对生命的渴望充斥着力量。被困在武汉城外的甘如意之所以会选择骑自行车回武汉,这其中固然有她对于职业的操守
一、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课时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动指南,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唯书唯上,照搬照抄教参,忽视了实际教学价值的正确取向;也有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泛化,把“目的”当做“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基点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能写下最满意的答案,留下最令人欣赏的字迹!  卷面分(3分)  一、读拼音,填词语。(6分)   ɡuàn ɡài yánɡ yì    国土 热情     zǔ ài hé ǎi   交通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那只是应试教育追求成绩的手段,已经完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举一反三。在多次实践中,笔者发现,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适合学生学习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第39页—第40页的练习四1~6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通过对两个算式含义的比较,体会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2.能用学到的语言,正确交流思考过程。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平均分的两种意义,学会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资源: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
摘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学是学习与成长的过渡期,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探究。这样,不仅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还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语文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