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国演义》中曹操人性上的闪光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怀着悲悯的心态发现普通生活中的真、善、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探索曹操身上的闪光点,感悟曹操身上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培养悲悯、同情的人文情怀,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向前看的人。
  【关键词】曹操 人性 闪光点 真善美 情怀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2
  论起《三国》,谈及曹操,无数人内心中的第一印象是:生性多疑,奸诈诡谲。对于他的评價多数人定性为:奸雄。曹操的奸诈是臭名远扬,不仅仅是因为误杀吕伯奢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大逆不道,更不仅仅是借运粮官王垕的项上人头来平息民愤的残暴奸诈,更主要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违背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君为臣纲”的准绳,打破了传统的礼仪制度,所以为世人所不齿,被后世所诟病。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曹操作为一个失败者,没能够建立国家的豪雄,虽然统一了北方,割据一方,但是仍然是失败者。按照“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古语,自然没有能力去控制历史,左右史书的记载,所以有了白脸奸雄的形象。
  对于历史人物,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应该是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能揪住别人的小辫子始终不放,不能一棒子把人打倒。曹操,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有着普通人心里的阴暗面,也有着积极向上的闪光点。作为一个文学者,我们应该在性格对立面中看到别人的闪光点,看到被掩盖的优点,在悲剧中发现美,在缺点中寻找美,在悲悯中感悟美。
  曹操,在我看来,其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有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借用易中天先生的话: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翻看《三国演义》,可以发现曹操身上有着自己的主角光环,有着被隐藏的光辉形象。曹操人性的闪光点由内而外的散发、辐射,通过自身的魅力和努力,才能够从一个顽皮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手握百万军权的枭雄。仔细回顾曹操的成长史,可以发现:曹操确非常人,与众不同。
  一、胸怀天下,抱负远大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一句话,何等霸气,何等气概!恍然间,只觉得天下尽在我手,天下只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其他一切事物不过是土鸡瓦狗,袁术、袁绍、刘表等人不过尔尔,一种大气魄、大气概、大格局、大情怀呼之欲出。三言两语,寥寥数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细思之,这句话体现的不仅是胸怀,更是一种自信,一种胸有成竹。借曹操之言:“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绝非等闲人可以说出口的豪言壮志,其深处隐藏着信心满满与肯定。纵观全书,描写曹操的胸怀的不在少数,然而却没有此话来得真切,来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二、不计前嫌,宽容大度
  在面对陈琳时,面对问候自己祖宗十八代的仇人时,面对街知巷闻、妇孺皆知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时,曹操没有显现出不共戴天之仇的怨恨,没有流露出喝其血、食其肉的愤怒,只是淡然一笑,不为所动,心中想的反而是得到这样的人才。一个小小的举动折射出曹操内心深处的宽宏大量,而非常人所理解的套路与权术。站在将自己骂得狗血喷头的人面前,能够忍住愤怒。这个小举动,一定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本能,而非是套路与权术的产物。毕竟都说,愤怒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能够在愤怒面前忍住,我们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曹操能够忍住这样的仇与怨,这就是不平凡的壮举。
  三、身先士卒,敢为当先
  与吕布对战濮阳时,曹操作为主帅,作为将领,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排头兵。“我不自往,谁肯向前?”一句话,一个举动,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道,又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不需千言万语,不要细致描摹,一句话,八个字,枭雄的形象跃然纸上。作为主帅,没有选择贪生怕死,没有选择惜命如金,却选择了与军士同呼吸、共命运,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也有人说这是逢场作戏,这是套路得人心,但是如果说一次是这样的,但是三次、五次呢?难道说这也是套路?曹操既然敢这样无所畏惧,敢这样大义凛然,绝不是演戏,绝不是造作!主将如此,军士焉有不归之理?
  四、才华横溢,谋略过人
  “望梅止渴”的故事众所周知,虽是借曹操之口叙述的历史故事,但不可否认其中所蕴含的聪明才智。能够在急行军的过程中,能够在人困马乏的危急关头,灵机一动,借望梅生津的经验引领军队走出困境,走出绝望,这也是非一般人所能够所比拟的。若是庸人、若是草包,岂能引领军队,开辟生命的绿色通道?要知道,曹操,不是一个人,而是军队的主帅,他不仅仅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全军负责,能够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够在这样的绝境中,想出这样的妙计,绝对是有着超多的生活经验、超大的聪明才智、超凡的淡定与淡然。
  五、求贤若渴,天下归心
  对于人才的渴求有两个小细节值得注意:其一,跣足而出。曹操在得知许攸前来投靠时,光着脚激动地跑出帐外迎接。作为主公,在得知人才归心时,没有端丝毫的架子与面子,而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欢欣雀跃,激动地跑出去,连鞋都顾不上穿。由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求确非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可以说是达到了无与伦比、无以复加的境界。其二,当阳桥大战时,曹操退缩了、畏惧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张飞表现出来的狂野霸道、嚣张狂傲,更重要的是因为关羽这个人,或者说是曹操袍底上写的名字。在关羽斩颜良之时,曹操对于他恭维,关羽却表示:其三弟,亦能够百万军中取敌首级,如同探囊取物。曹操一听大喜,连忙将张飞的名字写于袍底。以上两个小细节,皆是微不足道,然而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曹操对于天下归心的心情刻画得无以复加。
  曹操,作为一个普通人,集合着黑暗与光明的矛盾!在看到曹操的阴暗面的时候,更应该看到曹操人性上闪烁的光辉点,他的身上散发着光芒,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岁月所掩盖,被道德所埋葬。今天,来探究曹操身上的闪光点,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重新认识曹操,重新评判曹操。在替曹操鸣冤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怀着悲悯、同情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一个善良的人!
  参考文献:
  [1]胡先凯.《三国演义》曹操形象新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2]汪德羞.《三国演义》(毛宗岗本)中的曹操也是正面人物形象[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4,(01).
其他文献
丹尼尔·韦伯斯特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与法学家,他的宪政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发展.韦伯斯特的宪政思想既受到其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又受到了历史、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71-02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以评促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在小学阶段的评价体系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共存。形成性评价是形成性的,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能力。它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
【摘要】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农村的义务教育更是国家发展的软肋和重中之重。这个问题不仅牵动着作为农民的家长的心,也牵动着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老师的心,更牵动着国家领导的心。就在刚刚顺利召开的十九大,我们的主席同志还发表了重要讲话: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因此,作为从教两年的特岗教师,总想把亲身经历的关于农村教育的学生学习
在开放的世界中,一国发生的经济波动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途径在国际上传播,这种传播形成外来冲击.外来冲击的直接影响表现在本国的国际收支上,但是它必须首先影响本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掌握与运用是影响学习者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英语词汇习得的特点,对英语词汇记忆与运用的系统学原理及生理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牢
【摘 要】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教育方式不仅关注孩子自身的需要,还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就是父母的执着追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家长必须做到与子女相互沟通、践行尊老爱幼作风、在学生成长阶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形成勤勉好学的品质,这既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的祈望,更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焦点所在。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评价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五大夫”爵,于两汉时期,一直是吏六百石及高爵(官爵)的分界点。但春秋时期“五大夫”便已被授予,传世文献中,至少可见魏、秦、赵等三国。“五大夫”既是爵名,也是官名。当时能够领
21世纪初以来,对竹林七贤的研究空间由文学领域正在向哲学、历史考古等专业发展,具有逐渐扩张的趋势。《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承袭了《资治通鉴》卷七
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的大专班教学工作也随之加强。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使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几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及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研究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与团委工作的有机结合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中职学校共青团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 0255-01  前言  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