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一种可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风险因素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证实高血压、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冠心病、瓣膜病、心脏外科手术等均为AF发生的危险因素.炎性因子IL-6是预测AF发生的独立因素,且存在一定的遗传学证据.本文就IL-6与AF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炎性因子在A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为AF的发病风险评估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发现并改进一种促进大面积取皮后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需要在大腿上切取中厚皮片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取皮术后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水胶体油纱和自黏性聚氨酯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凡士林油纱和无菌纱布、棉垫覆盖创面,并用绷带加压包扎。对比术后局部感染的情况、首次换药时的疼痛评分、术后至完全愈合期间的换药次数、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术后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综述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癌毒、痰核、毒生病络理论阐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中医病因病机,从滋肾运脾、益气化瘀、清热解毒、消痰散结几方面阐述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少见亚型,具有侵袭性高、进展快,患者生存期短等特点.ENKTL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EB病毒(EBV)感染
目的研究肝脏CT扫描序列图像轮廓提取、配准与融合问题。方法采用图像滤波去噪、增强图像边缘及提取图像外轮廓等方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预处理。对肝脏CT扫描序列图像动脉相位期与静脉相位期的图像轮廓进行配准,选取最优配准参数确定不同相位期图像的对应关系,以实现配准。将配准后对应的动、静脉相位期图像融合。结果融合后的图像展现了同一位置不同相位期肝脏动、静脉的情况。结论配准、融合后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目的 研究腔镜带蒂大网膜获取技术在乳腺癌腔镜保乳肿瘤整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腔镜保乳手术+腔镜带
本文在概括纳米技术发展历史,特点性质的基础上,综述纳米生物医学中与神经外科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展望纳米技术在神经外科创伤性脑水肿,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方面基础研究和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且治疗后容易复发和进展,因此迫切需要治疗膀胱肿瘤的新方法.无论是研究新治疗方法还是开展个体化治疗,都有赖于膀胱癌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
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cMZL)是一种惰性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其发生主要与慢性抗原刺激、基因突变相关.pcMZL诊断及其分期主
目的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成膜性及止血、愈创、消炎等作用,在医用生物材料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蝇蛆的皮中含有大量壳聚糖成分,是获得较纯壳聚糖的方式之一。对蝇蛆提取的壳聚糖创伤敷料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蝇蛆壳聚糖进行理化分析(相对分子质量、脱乙酰度和重金属含量)、抑菌、皮肤致敏、细胞毒性和溶血实验。结果蝇蛆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6 ku,脱乙酰度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