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智之雕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蓝星诗社是三大现代诗派之一,作为蓝星诗社领军人物的覃子豪,他的代表作《瓶之存在》便是中西诗艺合璧的结晶,呈现出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诗歌风格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象征意蕴。
  关键词 覃子豪;传统;象征
  
  1 前言
  覃子豪的诗作受到浪漫派、象征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诗中充满“现代派式”的隐喻、象征和神秘色彩,而又不同于现代派诗歌的艰涩难懂之风。诗中寄寓着诗人一生对自我、对人生乃至宇宙的深刻思索和感悟,可谓有海纳百川、气吞日月之势。被洛夫誉为“智之雕刻”的旷世奇作《瓶之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笔者通过本文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这一诗作的博大思想及其丰富的象征意蕴。
  2 从标题看寓意
  就标题“瓶之存在”而言,“瓶”是一件为人们常见的物体,而“存在”则是万事万物的一种生成状态。“瓶”是一种形而下的东西,而“存在”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由此看出,在这个“瓶”的身上寄寓着诗人对“存在”的思考。这里的“瓶”并非人们所常见的“瓶”,而是一个具有“形而上”抽象品格的“瓶”,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又包含着万事万物的存在。
  3 从诗作内容看意蕴
  1)诗作一开始便充满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诗的第一节省略了主语,并未出现“瓶”这一字眼。“净化官能的热情,升华为零,而灵于感应。”“感应”是象征派一个重要的理论思想。诗人深受象征派的影响,极其巧妙地找到“瓶”这一“客观对应物”,并将之人化为一个集“灵”与“肉”于一体的独特个体。诗人用“净化”“吸纳”和“挺”等一系列动词极其精炼地刻画了“瓶”,使它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不为外物所束缚,“自在自如”是它的本真存在状态。“圆圆的腹”四字将“瓶”这一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它已非“瓶”之本身,也许包孕着宇宙,也许象征着和谐之美,但又让人难以确切概括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瓶”,引人思索。
  2)诗的第二节“瓶”的形象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诗人并未清楚地描绘出它的外在形态,而是用4个“似”字予以表现:“似坐着,又似立着”“似背着,又似面着”,使这只瓶充满神秘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它既似“禅之寂然的坐着”,又似“佛之庄严的肃立”,反映出以覃子豪为代表的蓝星诗社采取中庸的态度,对中西文化是有所选择、借鉴和扬弃的。再看“背深渊而面虚无,背虚无而临深渊”,“深渊”本身只是一个“虚无”的所在。然而,“无所不背,君临于无视。无所不面,面面的静观”,这两句不由得让人们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不难看出,诗人赋予这只瓶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象征意味。
  3)诗的第三和第四节,诗人进一步将“瓶”的形象及其存在状态予以细化。第三节的前四句与第四节的前三句相对应,可以简单推断出它的形状是一个立体的圆,即呈球状。但人们同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们所常见的瓶的形状很少是圆形的,诗人为何将“轴心”“引力”与“光的辐射”这几个物理世界中常见的现象放到这里?诗人的用意何在?带着这些疑问继续欣赏:“不是偶像,没有眉目……静止的存在,美的存在。”很显然,这表现了一种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象征着这只瓶的灵魂之自由、精神之独立。第三节后四句中的“清醒”与“假寐”、“自我”与“无我”、“静”与“动”本身就是一组对立的矛盾,它们本身就是“肯定”与“否定”的关系,也是我国传统哲学一直所关注的问题。从第四节中也可以找到这种思想,比如“混沌”与“清明”、“抽象”与“具体”。由此可以说,这是一只集古典、象征和立体、超现实与抽象于一体的‘瓶’,更是一只有着深刻哲思的“瓶”。
  4)诗的第五、六、七节中融入极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体验,诗人诡奇的想象力穿越时空、辐射宙宇,将“瓶”的存在范围扩大到无边浩渺的宇宙之中。“群星”“大气”“光”“花开花落”等构成宇宙不断循环往复的整个过程,“演进、递嬗、循环无尽”,连接着“此岸”和“彼岸”世界,也蕴含着“瓶”之存在的精魂。第五节中又一次出现“假寐”与“清醒”这一矛盾状态,但这里的“假寐”与“清醒”已非常态可比,它是一种超越时间的存在,可以是“一千年”甚至是“一万年”。再看第七节中“时间在变,而时间依然”,“变”与“依然”彼此对立,这是诗人对时间本质的一种深刻思索。在这种强烈的时间意识的背后,蕴含着极强的辩证法思想和诗人对自我、人生乃至万生万物独特的生命体验。
  5)在诗作的最后一节,诗人那天马行空般的思绪回到一个新的起点。诗人在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之后进入“澄明之境”。与开头相呼应,再一次看到一只“自在自如的挺圆圆的腹”的“瓶”,但这只“瓶”已远非起始的那只“瓶”可比。可见,诗人所说的“虚无”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无”,而是一种“丰富”的“虚无”,抑或是一种“无所不包”的“虚无”。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定襄中学)
其他文献
2009年过去了,我们与广大读者一道迎来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10年——2010年。  2009年是难忘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经历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洗礼,总结30年改革开放宝贵历史经验的同时,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庄严辉煌的世纪庆典。伟大祖国60年来的沧桑巨变和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无不令我们欢欣鼓舞。  2009年,面对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
摘要高禹镇积极响应省政府、省教育厅“书香校园”工程和安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书香飘竹乡,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的号召,确立了文化立校战略,创造性地将文化提升到决定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引领”的理念。2009年,投入资金120万元,中小学齐头并进,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书香校园;读书;成长    高禹镇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北部。目前,全镇有初中1所、中心小学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教师“盼他学”到“他要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 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小老师”“模仿秀”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
回顾2009    2009年,被视为美国教育改革取得突破的一年,对美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有标志性意义。2009年伊始,美国教育部制定目标:让美国教育步入正轨,在高中和大学毕业率、入学准备度和整体学术成就方面重回世界第一。目标旨在改进美国教育体系。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以及总统的郑重承诺,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    一、教育部拨款982亿美元  法案中包括教育部拨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由中央和国家八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事业
教学目标:  1.学习“百(白、的)、两、千、万、上、下(卡)”共9个字,学写“三、十”两个字,包括复习基本笔画“横”和学写基本笔画“竖”。  2.在学字中复习“象形字”“指事字”“假借字”知识,初学“记号字”“会意字”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学习“百、白、的”  上节课我们学了从“一”到“十”的数字,这节课,我们学习“百”字。不过,学“百”字前先要学一个重要的字,是什么字呢?请看——  1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他们实行综合的劳动技能训练。在宏观的语境下,如何在操作层面上体现劳动技术课程的价值内涵、学科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以为,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中见大,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培养渗透其中,通过一个个小的任务设计、技能训练,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1 变“一般授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享受发现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
导入是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旨在引趣、生疑、导题、引发求知欲。课堂导入得好、引得巧,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情境,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并能长期记忆,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常教常新,异彩纷呈,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兴致盎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视听媒体、名人、环境生活、游戏竞赛、温故猜新、简笔画等课堂导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剂。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对课程改革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运用项目实践模式的起因    针对高分低能、创造力缺乏的现象,国家设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目的的《通用技术》课。2008年9月,北京正式进入课程的实验。如何面对这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学生接纳并喜欢这门课,如何让这门课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更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立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实践过程,又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改变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理解和应用。但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