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i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商販借助古玩市场的人气,出售望远镜等生活用品。
这几枚铜钱,其中颜色鲜艳的一看就是赝品,另外几枚看上去色泽沉稳,其中“靖康通宝”市价数万元,可是主人却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售出,其中玄机自不必说。

  盛世藏古,乱世藏金。随着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拍卖会和鉴宝知识的大力宣传,喜欢收藏和淘宝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方兴未艾,很多商家把古玩店都开到了网上。北京的潘家园、西安的大唐西市吸引了国内外的藏家,而身处山西南部的北方古玩城也毫不逊色,近几年人气不断攀升,规模持续扩大,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淘宝者。
  每逢周六,一大早古玩市场就熙熙攘攘起来,明清家具、名家书画、玉器、瓷器、砖雕、石雕、木雕等等名目繁多的藏品在一个个古香古色的门店里一一呈现,散发着古朴厚重的历史味道。而长龙一般的地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玩意,古人用的针线筒、银铃铛、筷子、罐子、鞋镏子、印章等都可能出现在古玩市场上,就连老祖先的牌位也被当做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市场上的商品新旧掺杂,普通百姓有时真假难辨,现在要想捡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运气,也就是藏家经常说的缘分。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物件,砍价也是一门学问,讨价还价的各种技巧的运用,往往也是心理上的较量,可谓乐在其中。
  权贵者把拥有古玩珍品当做财富的象征,古董商把古玩交易当做发家致富的手段。平头百姓把收藏当做一种投资,一种乐趣,其中也不乏一些真正的玩家,几十年如一日,享受着“淘宝”的乐趣,从一件件布满尘埃的老物件身上,触摸历史的印记,感知中国的传统文化。
遇到自己喜欢的物件,砍价也是一门学问,讨价还价的各种技巧的运用,往往也是心理的较量,可谓乐在其中。
  玉壁圆孔中的老者自称来自东北,正向顾客介绍他的商品。
  当地民众依托自身优势,从民间收集了大量的古董,经常拖家带口的赶市场,赚得小钱贴补家用。
中山装、斜挎包、老花镜、放大镜,典型的民间老收藏家。
清末明初的玻璃画和一个有螺钮工艺的茶几。经过讨价还价,这个茶几已500元的价格成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