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学选刊》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台港文学选刊》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本次展览共设四大主题,分别为“新中国获奖期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致敬创刊70周年”“中国期刊记忆”,共展出期刊1099种。入展期刊由中国期刊协会与有关部门专家从历届国家期刊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双奖期刊、双百期刊)、中国最美期刊、期刊数字影响力百强期刊入选期刊中评出。展览旨在回顾总结新中国期刊业70年的光辉历程,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期刊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展望新時代期刊业的发展前景,推动中国期刊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台港文学选刊》创办于1984年9月,始终以“瞭望台港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为办刊宗旨。35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一级期刊,2007年在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中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首批合格期刊,2014年、2015年分别入选“中国最美期刊”。
其他文献
小时候,还没开始认字,就喜欢听母亲说故事。《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榜》,都是听来的。母亲说故事的能力很好,这些故事大概也是她从小就听来的。家中长辈会有说不完的故事,街头巷尾,也有大家说不完的传说。庙口瞎子,拿一把三弦,叮叮咚咚,唱的、说的,也是“三国”“水浒”“封神”,戏台上反反复复演的,也还是民众早已耳熟能详的这些传说。  “传唱”如果也是“文学”,应该比文字“书写”早得多,“听”也比“阅读”
秋风婆婆的脚步,轻轻地走过石狮子旁边的芒果树。树叶孩子随着婆婆的衣摆飘动,唱起秋天的歌来。  石狮子所负责看守的,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土地公庙。  土地公庙拜拜时抽的木签很特别,它是插在红木筒里的桐木条,前端刻着黑色的字,抽出来就可以看到是“吉”还是“凶”。  签筒里面的木签们,正在小声地聊着天。  “你们看,那个拜得很虔诚的鬈发太太,她会抽到我们中间的哪一支呢?”小吉二号说。  “她看起来好像在担心
Luxury was a thing almost unknown in the days of my infancy. The standard of living was then, as a whole, much more simple than it is now. Apart from that, the children of our household were entirely
摘 要 在马鞍山市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融合式互动提升,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大的背景下,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管理机制、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职业院校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加强政府统筹,建立市场信息交流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公共实训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职业院校发展模式改革,明确定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
场景1:超级市场  已是晚上十时半了,大部分同事都下班了,卢美兰在这间连锁超市,由早上八时开始工作,只有下午半小时吃饭,全身累酸软,她早已习惯这种工作时数,不工作,她与儿子吃什么?  累得伸不直的手拿着扫把扫地,头低低望向地上,生怕遗漏了一丝污秽,明天经理会骂。这时她看见在收款机柜位下,有一个圆滚滚的金银色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个十元硬币。她拾起来,想了一想,要不要交去办公室?但她一想到十元可
打从七月起,台湾即进入水梨的旺季,名闻遐迩的丰水梨、新兴梨等相继上市,爱吃梨的朋友,无不引颈企盼,准备大饱口福。  以梨入馔,始于云南。据说清初吴三桂率三路大军攻打昆明,抵御的南明晋王李定国退守至市郊的呈贡县一带,军中乏食,一农妇得知后,将家中的仔鸡宰杀,欲送给李定国食用,但又怕不够,便顺手从院中的梨树上摘下十几个宝珠梨(此梨系云南高僧宝珠和尚引种培育而成,因而得名。其皮色颇青翠,果肉雪白细嫩,汁
老魏到火花寨小半年了,有过短暂的快乐,之后心情郁闷。他觉得刘魁太过阴损,表面上照顾这些人,给了饭碗,实际上时时刻刻羞辱这些人,特别是羞辱老宋、老万、老马、老王。  老魏找过刘魁,把话挑明了讲: “刘厂长,能不能把座位调一下?”  喜欢把烟卷叼在嘴角上的刘魁,说话、吸烟两不误,看人的时候脑袋基本不动,用眼角扫人。长长的烟灰颤巍巍的,却又始终掉不下来,看上去总是那么令人揪心。  刘魁不紧不慢地说:“说
我母亲回国后,我跟我弟弟也是第一次“上桌吃饭”,以前都是饭菜放在椅子上,坐在小矮凳上在自己房里吃。她大概因为知道会少离多,总是利用午饭后这段时间跟我们谈话。  “你将来想做什么?”她问。  能画图,像她,还是弹钢琴,像我姑姑。  “姐姐想画画或是弹钢琴,你大了想做什么?”她问我弟弟。  他默然半晌,方低声道:“想开车。”  她笑了。“你想做汽车夫?”  他不作声。当然我知道他不过是想有一部汽车。自
终于有一天  一列行进的火车  像一匹老马,渐渐慢了下来  它还是它的面孔  绿色的车身,刺耳的鸣笛  不知经历多少旅程  人聚人散  眨眼之间,皆是过往  是的,慢火车  缓缓地靠上站台  我放弃奔走远方的愿望  忘却那个傍晚  那次不可遏制的酸楚  慢火车,它慢下去  哪怕速度慢过一只蜗牛  我也会在自己的血管里  拴着一列火车  它隐秘地前行,没有方向没有终点  月光如水  总有一些月光,像
河豚是一种鱼。在日本,它生长在太平洋海岸。我母亲吃了这种鱼中毒过世,因此它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河豚的巨毒隐藏于它的性腺中两个易破的小囊里。清洁河豚要非常小心,否则,毒液就会渗透进它的血管。遗憾的是,人们得知清除是否干净,唯一的证明,就是吃吃看。  河豚中毒是极其痛楚的,而且必死无疑。如果晚餐吃了河豚,半夜就会发作。中毒的人在床上痛苦地翻滚几个小时,等不到天亮,就会两眼一翻死翘翘了。日本战后,吃河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