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疗效分析

来源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症状性非急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给予血管内再通治疗,11例患者闭塞侧半球脑灌注和健侧相比明显降低.其中8例患者颈外动脉通过眼动脉向颅内代偿,3例为后循环通过后交通动脉向闭塞侧颅内血管代偿,对1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10例目标血管成功开通,开通率为90.9%(10/11),NIHSS评分,术后3个月NIHSS评分由术前的(7.12±0.21)分降至(2.1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再通患者术后1周脑灌注明显改善,没有出现颅内出血、新发栓塞事件.结论:对于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合适的评估后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并发症少,再通率高,临床效果较好,近期随访良好,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三联疗法对原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武汉市优抚医院收治的58例原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观察两组心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T、PAR比对照组低,NO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分析CT征象与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在孤立性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平乡县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4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比较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与Lung-RADS分级结果;比较不同CT征象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差异与分值情况;比较CT征象与Lung-RADS分级单一与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良性23例,恶性117例;Lung-RADS分级标准下,2级(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