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针对初中的教学,尤其是在课堂提问环节,更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本文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提问技巧加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对策
一、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最终教学目标,也是义务教育以来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方向。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设计就是在初中的课堂上处在主导地位的人不再是教师,而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以及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思考,逐渐变成课堂上的主角,发散自身的思维,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传统讲授式教学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更是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改革措施。这种方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完善的思想,更高的综合素质,更积极主动进行学科的学习,提高成绩的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1.教学性质的必要性
初中政治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它能够对学生系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常识初步教育和对国家社会科学的常识性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在社会主义性质方面的标志体现。德育教育要想真正的发挥实效性,情感教育不可或缺,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就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所以同其他学科比较,政治课堂上更应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加以理解,进而通过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将传統美德学到自己身上,否则如此理论性的课程就会更加空洞成为机械的说教课程,只会枯燥乏味,不能与学生达成共鸣,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也就达不到政治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
2.教学原则的必要性
只有将问题设计融入到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知行统一”的要求才会很好的达到;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真正发挥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课程,“知”和“不知”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更要解决“信与不信”、“行和不行”之间的矛盾。例如:八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在教育学生法律常识的时候采用的是“以例说法”的方法,“法”在人们面前是庄严肃穆的,但也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才能真正做到晓之以“理”、晓之以“法”。所以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渗透情感,并根据学生情绪的调动情况进行问题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染他们的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1.提问角度新颖
初中政治教师的提问角度一般是针对文章涉及的内容进行的,所以在提问过程就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对提问的角度加以创新,通过提问拓宽学生思维,在提问当中涉及更宽视野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不但对教材内容有所掌握,还能发散思维,思考最深层次的内容,这样问题的设置也会使得问题能够有所创新,锻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模块的知识时,就可以对毛泽东同志小时候的一些小故事加以讲解,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毛泽东同志思想形成与小时候的经历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思考,也对政治教材上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对课程掌握的更加深刻,进而达到学习政治学科的目的。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学生自身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给国家培养了更多的可用性人才。
2.提问联系教材内容情感
在每一学科的每一教学阶段当中都有思想、道德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其中囊括了对祖国的赞美,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类心灵的启迪。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资源,带有情感教育的素材也比比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情感对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为坚强而喝彩”这样的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这样的例子: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张海迪与命运是如何抗争的,桑兰是如何一次次挑战身体的极限的,可以提问“他们的故事背后蕴含的与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教育,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学会坚强、如何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再如:学生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部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我国那些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的孩子那些伟大的人物事迹,提问如“他们是怎么样用鲜血来铸就新中国?怎么样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的?他们的哪些伟大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终生学习的?”以此来教育学生要把握好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进而不断努力报效祖国。
3.提问方式创新
提问方式的创新,需要学生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加以掌握,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而对文章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参照教材通过运用图片和数字进行提问,让祖国的发展变化和成就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设立问题,更加生动、形象的介绍教材内容。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运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引导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感受现如今日新月异的生活,关注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教师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在整个课程当中体验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将其融会贯通。
4.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政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的性质,而初中生又大多喜欢比较形象的、具体的事物,看问题也比较感性,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感性思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相应的主观感受进行教学,设立一定的情境。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积极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愉悦,轻松的体会理论知识。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的提问,才能使我们的初中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只要我们注意到每个环节,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课堂问题,将理论知识融入问题,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欲望,就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教育他们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当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灵活性,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但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更好的塑造自己、适应社会、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张书强.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提问[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 年第 11 期
[2]冀建平.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技巧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1 年第 5 期
[3]穆雅俊.初中政治课教学浅谈[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 年第 2 期
[4]王鸿.有效提问:构建高效的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5]闫利容.教师的提问的技巧[J].读写算(教研版),2012(24).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对策
一、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最终教学目标,也是义务教育以来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方向。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设计就是在初中的课堂上处在主导地位的人不再是教师,而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以及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思考,逐渐变成课堂上的主角,发散自身的思维,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传统讲授式教学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更是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改革措施。这种方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完善的思想,更高的综合素质,更积极主动进行学科的学习,提高成绩的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1.教学性质的必要性
初中政治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它能够对学生系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常识初步教育和对国家社会科学的常识性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在社会主义性质方面的标志体现。德育教育要想真正的发挥实效性,情感教育不可或缺,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就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所以同其他学科比较,政治课堂上更应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加以理解,进而通过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将传統美德学到自己身上,否则如此理论性的课程就会更加空洞成为机械的说教课程,只会枯燥乏味,不能与学生达成共鸣,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也就达不到政治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
2.教学原则的必要性
只有将问题设计融入到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知行统一”的要求才会很好的达到;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真正发挥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课程,“知”和“不知”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更要解决“信与不信”、“行和不行”之间的矛盾。例如:八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在教育学生法律常识的时候采用的是“以例说法”的方法,“法”在人们面前是庄严肃穆的,但也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才能真正做到晓之以“理”、晓之以“法”。所以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渗透情感,并根据学生情绪的调动情况进行问题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染他们的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初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1.提问角度新颖
初中政治教师的提问角度一般是针对文章涉及的内容进行的,所以在提问过程就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对提问的角度加以创新,通过提问拓宽学生思维,在提问当中涉及更宽视野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不但对教材内容有所掌握,还能发散思维,思考最深层次的内容,这样问题的设置也会使得问题能够有所创新,锻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模块的知识时,就可以对毛泽东同志小时候的一些小故事加以讲解,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毛泽东同志思想形成与小时候的经历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思考,也对政治教材上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对课程掌握的更加深刻,进而达到学习政治学科的目的。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学生自身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给国家培养了更多的可用性人才。
2.提问联系教材内容情感
在每一学科的每一教学阶段当中都有思想、道德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其中囊括了对祖国的赞美,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类心灵的启迪。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资源,带有情感教育的素材也比比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情感对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为坚强而喝彩”这样的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这样的例子: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张海迪与命运是如何抗争的,桑兰是如何一次次挑战身体的极限的,可以提问“他们的故事背后蕴含的与命运的抗争、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教育,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学会坚强、如何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再如:学生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部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我国那些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的孩子那些伟大的人物事迹,提问如“他们是怎么样用鲜血来铸就新中国?怎么样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的?他们的哪些伟大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终生学习的?”以此来教育学生要把握好现在,珍惜眼前的一切,进而不断努力报效祖国。
3.提问方式创新
提问方式的创新,需要学生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加以掌握,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而对文章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参照教材通过运用图片和数字进行提问,让祖国的发展变化和成就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设立问题,更加生动、形象的介绍教材内容。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运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引导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感受现如今日新月异的生活,关注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教师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在整个课程当中体验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将其融会贯通。
4.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政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的性质,而初中生又大多喜欢比较形象的、具体的事物,看问题也比较感性,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感性思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相应的主观感受进行教学,设立一定的情境。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积极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愉悦,轻松的体会理论知识。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的提问,才能使我们的初中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只要我们注意到每个环节,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课堂问题,将理论知识融入问题,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欲望,就必然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教育他们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当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灵活性,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但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更好的塑造自己、适应社会、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张书强.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提问[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 年第 11 期
[2]冀建平.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技巧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1 年第 5 期
[3]穆雅俊.初中政治课教学浅谈[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 年第 2 期
[4]王鸿.有效提问:构建高效的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5]闫利容.教师的提问的技巧[J].读写算(教研版),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