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学生,才能洞见真实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会怎样,但我抱有美好的希冀与信任,也很感谢看过的书和经历过的教育过往能让自己不一味地被教育直觉蒙蔽,不陷于成见与偏见之中,能在盛怒之后尽早让自己冷静下来,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封面或许精美,或许破旧,可无论如何,都需要翻开来,细细阅读,才能发现其真实内在。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我从未教过但却深深影响着我的学生。当时我任教的那个年级里有几名学生在全校众所周知,名字如雷贯耳。小Z便是其中一个。
  居高临下的误读
  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进到她们班级去提醒一个晚自习趴着睡觉的同学。从我进门到走出教室,有个女生就一直用直勾勾的眼神挑衅似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又不教我们,多管什么闲事。这样的注视让我觉得很生气,可又无可奈何。总不能“自作多情”,因为一个眼神去批评她吧。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女生肯定有“故事”,说不定是个特殊生,一定不好搞。
  第二天特意去向她的班主任了解情况,话题一起,几乎刹不住车。办公室里与她有过接触的老师纷纷吐槽,比如她的桀骜不驯、叛逆、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学习不努力等,多是给老师们留下的负面印象。我颇自得于自己的判断,原来我对她的感受和揣测不是个人偏见或成见,这个孩子还真是个问题学生。但同时,多年的教育直觉又不禁让我好奇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情况,但因为她不在我任教的班级,我最终把好奇放在了心里。这样的孩子,少接触为妙,只要她不违反纪律,不惹我,忽略她和她的眼神就好。之后值班,我还是会进入到她所在的班级,会与班级中的学生打招呼,有语言沟通,但对她,我选择性地采用越过、无视的方式,不关注就不会发现问题。我在平静中继续我的教育工作,一切风平浪静。
  现在想想,我之所以注意到她,就是因为她的眼神“惹”了我,这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心理,硬是把“直勾勾”的眼神误读,升级到“问题学生”。她一定很早就体会到我对她的态度,这样的放任自流和目中无“她”,于她是一种被蔑视,是比批评更无情的惩罚。平静只是假象,其实早已有了涟漪,只是我故意按捺不理会而已。
  冷暴力中的拒读
  有一天,我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那天中午,气温突然升高。我从食堂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小Z和几名同学在路边聊天,看到我,她们就散开了。我一如既往地经过她、忽略她,没有语言交流,没有眼神对视,没有表情互动。然后,我就听到身后,她扬高了声音说话:“这么热的天,穿这个不热吗?”身边余下的同学提醒她小声点,她却继续拉高了音量说:“黑色是吸热的,不热吗?要是我……”我心中了然,她是想要唤起我的注意,但当时的我心里想,偏不让你得逞,真是幼稚。
  我不想去读她,但情绪如火山,沉默压抑得越久,爆发出的能量也就越大。我时刻提防的正面交锋就以这种方式突如其来,提醒我她的存在。
  晚自习,我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给班里的学生进行面批。突然,办公室门外传来非常响亮的三字粗话。学生用粗话表达情绪,情绪可以理解,但说粗话放在校园里非常不协调,文明的校园不应该出现这样不文明的现象。为此,学校德育处联合学生会通过文明倡议书、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了多次宣传与教育。我暂停了面批,走出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小Z和她形影不离的同学。这个场合避无可避,也无法再避,于是我友善地提醒了一句:“请注意语言文明。”听到我的话,她俩转身往教室走去,但小Z故意用我耳力能及的音量又重复了这句三字粗话。当时边上正好有个老师目睹了全过程,他用震惊到极致的表情朝我看了一眼,无声地表达他的不敢置信。
  我的怒火一下子涌了上来,一是为这句粗话,二是为教师权威被挑衅,于是我吼着把她叫了回来,就在办公室门口对她进行了一顿批评。可整个过程,她无动于衷,偶尔用不屑的眼神瞥一下,而嘴角全程带着谜之微笑。联想到她一次又一次地违纪,一张比一张升级的纪律通告,这样无药可救的一个不良少女我又何必与她浪费口舌呢?学校的纪律处理条例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既然规劝听不进,还辱骂老师,那就让校纪校规来说话,对她的惩处再升级。况且,我的学生还在等我面批,我难道不是更应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我自己带班的学生身上?想到这里,我挥挥手结束了训话。
  现在回想,当时的我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试图用一通冷冷硬硬的批评来解决问题,没有顾虑到办公室门口来往师生的目光对她的影响,更没有利用教育的智慧去翻开她的心理进行阅读,反而因为训话结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失去耐心和理性。
  家校合作中的互读
  完成面批后,我坐在座位上,越想越生气,觉得这种学生和这类现象绝对不能容忍,不然以后还有哪个老师愿意管理自己班级外的学生呢?必须要给她点教训,让所有学生知道语言不文明的后果。于是,我果断打电话联系小Z的班主任,让他把小Z的家长叫来进行面谈。小Z的母亲半个小时后坐到了我的对面,进门就说:“老师对不起,又给你们惹麻烦了。”我让她喘口气,喝口水,慢慢说。
  小Z从小是个好强上进、性格外向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各方面的兴趣也很多,父母很放心,从不多加管束,但平时会教她一些人际交流的技巧和细节,比如和人交流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以表真诚等。孩子进了初中后,朋友圈开始扩大,负面的问题开始出现,有时还会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小Z母亲说,刚才站在校门口,特别不想进校,不是因为不尊重老师,而是前两天因孩子违反纪律已经来过一次学校了,实在没脸再面对老师。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里完全无从着手,无法应对。
  听完她母亲的话,我突然读懂了小Z“直勾勾”的眼神。诚然,她在第二次重复粗话的时候,是个可恶的模样。可是,那可能是对“师道尊严”无视她的一种不满和情感宣泄。至于她的眼神,鉴于她母亲的陈述,可能是家长的教育使然。她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在受训时直勾勾地对视是不知悔改的表现。她需要教育、时间和实践才能了解眼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没过多久,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活动,我在舞台上看到了她充满活力的舞姿,那一刻,她眼神清澈,目光炯炯。坐在台下观众席上的我,瞬间读到了她的亮点。她也在努力,她也想让别人关注到她,即便她现在远不如小时优秀。
  平等和谐中的细读
  冷静了兩天,我决定先让她书面回答我几个问题,然后根据她的回复与她好好聊聊。问题一共三个: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她用了半天的时间给了我答复。答案写在一张可爱的信笺纸上,封口处用一张飞机贴纸做了黏合。我打开,发现答案简单明了,字体娟秀整洁。
  答案一:我最大的优点是乐观。
  答案二:瞧不起我或认为我不行的人对我影响最大。
  答案三:老是控制不住情绪,容易冲动。做事情没有坚持力。
  这样的小Z让我看到了好几面,问题少女的判断实在是太过草率。我找了间小办公室,关起门两人面对面坐定。聊天从问题和答案开始,很快一节课过去了,她很愉快地表示今后愿意尝试我给她的一些方法,即便“情绪系统”先行进入大脑中枢,也要等待“认知系统”到位,尽量克服爱冲动的问题。我接受了她为那天的不文明语言所做的道歉,也主动放弃让她接受纪律处理的坚持,但是我提出了希望,希望她能放大亮点,做好人,学好知识。同时,我也建议她留意一下与人沟通时的微表情,不要引起误会,造成交往障碍。
  大约一周之后,我又去找她问她近况,她告诉我,她在努力地克服自己讲粗话的习惯,已经讲得少多了。
  后来我在自媒体上读到一篇文章,内容是作者回忆他的学生时代。他说来自教师的“冷欺凌”,就是刻意营造漠视、无视一个人的氛围,让学生陷于孤困之中。冷漠与无视才是教育中最大的伤害与悲哀。这位作者的境况与小Z有相似之处,虽然我只是为了避免麻烦生事才选择无视,但究其根本,我的行为一样恶劣。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会怎样,但我抱有美好的希冀与信任,也很感谢看过的书和经历过的教育过往能让自己不一味地被教育直觉蒙蔽,不陷于成见与偏见之中,能在盛怒之后尽早让自己冷静下来,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封面或许精美,或许破旧,可无论如何,都需要翻开来,细细阅读,才能发现其真实内在。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还会面对另外一个个“小Z”,我知道我要怎样去做:只有当学生获得了应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师生间才能有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达到育人目的。
  【翁天虹,江苏省震泽中学】
  责任编辑︱郭鑫超
其他文献
2013年年初,大型史诗剧作《楚汉传奇》在各大卫视热播。青年演员蔡宜达扮演的“项庄”一角备受观众认可。蔡宜达2010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参演过《神奇》《许海峰的枪》《忠诚》等多部影视剧,凭借俊俏的面庞、爽朗的性格以及扎实的演技,他在圈里人气飙升,俨然一颗耀眼“新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低调的蔡宜达有位“明星老爸”,他就是昔日的国乒总教头、今天的国家体育局副局长蔡振华。蔡宜达从小调皮、叛
关上有个说书的杨瞎子,在春和茶楼说瞎话,远近闻名。嘛瞎话啊?就是卫里发生的新鲜事儿,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常有报馆的记者来听,然后当新闻登在报纸上。  这天早上,春和茶楼开门不久,杨瞎子着长衫,戴墨镜,拿折扇,往书桌旁一坐,醒木“啪”地一拍,闹哄哄的茶楼立马就静了下来。  “各位老少爷们,你们知道吗,昨儿,稽查署的孙稽查出大娄子啦!”  茶客们一听,紧盯着杨瞎子:“出嘛娄子啊?”  “前天夜里,有个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放下一切,行在路上,真的有那么美好和浪漫吗?旅行归来,两手空空,又将如何面对灰扑扑的现实生活?  重庆女孩江静和她的老公徐如林,用行动,给出一个动人的答案。以下,是她的自述……  30岁那一年,我辞职了。日历停留在2011年6月的一天。陪我一起辞职的,是我的男朋友徐如林,比我小四岁的“老男孩儿”。  我叫江静,重庆姑娘,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重庆时报做体育记者。7
人到中年的乔诗,拼二宝、考研、老父亲手术,都堆到一块了,老公又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离婚,看看她是怎么应对的……本文是她的自述。  中年危机,二宝妈辞职读研  2020年12月,作为大龄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我,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我一咬牙,狠心丢下了还在生病的二宝,第一时间赶过去签约。可是,就在办理入职手续的间隙,老公发来微信:“我们离婚吧……”盯着屏幕,我泪如雨下。  我叫乔诗,今年35岁,来自
他们是喧嚣都市中每天最早的一批劳动者,风里雨里,烈日寒冬,永远在路上,守护着城市乡村的洁净与文明。大雨后,一名環卫工人在清理下水道口的垃圾。  黄峰、李如花、徐秀平、梅风云是4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着坚守,成为平凡岗位上的楷模。黄峰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如花被评为全国好警嫂,并获得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徐秀平是常州十佳环卫工人、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梅风云则
小产品大产业,从农田到餐桌,“周君记”从川渝口碑到誉满全国乃至叫响海外,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进军国际品牌行列。  火锅是中国传统美食方式之一,其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商周时期。说到吃火锅,就不得不说“周君记”。提及“周君记”,不得不说儿童火锅。  2015年12月27日,“周君记MINI儿童火锅乐园入驻‘地球蛙’少儿安全食品电商平台上线仪式”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园隆重举行,全球首款儿童专用火
到西班牙去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人当中,李丰宁算是年纪比较大的,1936年他到西班牙时已经46岁了。  李丰宁是从法国去西班牙的。根据他在西班牙的资料,他是1890年12月21日生于中国,父母亲似乎住在天津。他没有学历,很可能连学堂都没有上过,也没有结过婚。他是哪一年从中国去法国的?是否也是“一战”时就到欧洲去的华工?是直接到法国的吗?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资料可寻。只知道1934年他在法国住下来,在里昂
嫁给渣男,是种怎样的体验?重庆妹子邱琴算是体会了。只不过,当有一天,她发现渣男变成暖男,这滋味,让她百感交集。  未婚先孕:恨你才嫁给你  20岁那年,邱琴主动向一个男人提出结婚。不是因为爱情,恰恰是因为恨他!  邱琴,今年42岁,重庆人。父亲早逝,右腿残疾的母亲守着一个小商店,勉强维持生计。初中毕业后,她去了职业学校学烹饪。毕业后进了一家餐馆做帮厨。和她一起学烹饪的还有同学陈邵阳和林文建,也进了
2012年承接上年各“体”之余风,续写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xx体”的辉煌。  如“最懂生活体”。2012年1月31日,网友发布一条微博,“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  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围观,有的网友羡慕梁朝伟“懂得生活”,于是,“生活体”一
飞来横祸  秦三观是个货郎,成天推着一辆独轮车走村串镇。车上装着各种小物什。进了村口,拨浪鼓一摇,吆喝一声,乡亲们知道他来了,就来买自家需要的东西。他也顺便收些东西,像鸡蛋啊,姑娘家的长头发啊,废铜烂铁啊,但大件不收。  這天傍晚,他来到红柳村前。叫卖了一天,他实在累了,就放下车子,坐到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此时,红柳村里炊烟袅袅,还不时飘过来一阵阵饭菜香味,秦三观也觉得肚子饿了,就拿出干粮和水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