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土地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90年代末以后新建的我国大学城的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选取32个资料完整、建设较透明的我国新建大学城作为研究样本,描绘其形态肌理并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大量的大学城在土地使用上存在过度扩张、用地闲置、建设密度低、建成区空间分散破碎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城;土地扩张;用地闲置
  过去20年,中国的新城新区建设发展飞快。本文以其中一种主题新城的类型——大学城为对象,通过提取32个信息公开、资源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大学城发展的情况进行汇总与比较,分析大学城此类新区的用地发展特点与机制。
  1、中国大学城概况
  在过去15年的快速发展期间,中国大学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迅速提供了大量高等教育用地,缓解了高校扩招带来的校舍与校园用地紧张的问题;2.大学城作为一类重要的公共投资项目,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3.部分市中心用地紧张的高校整体搬迁,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是由于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带动作用显著,使大学城一度成为各大城市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从1999年至今,我国至少已经陆续兴建了超过70个大学城、教育城、职教城。这股大学城建设热潮伴随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扩张而至,至2008年教育部宣布停止扩招而逐步式微,至今,其发展已基本进入稳定阶段。
  而在大学城发展的同时,围绕大学城建设实际成效的质疑之声也非常多,大学城文化空心化、建设效率低、发展后续乏力等问题不断,一些大学城发展情况良好,一些大学城则长期处于半荒芜状态,一些大学城因过度发展造成土地的闲置与浪费、消耗大量耕地与资源的问题,也逐步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因此,从现实需求出发,我们也有必要对中国大学城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其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独立地第三方调研,采集了32个典型的大学城样本,在统一的地图平台下提取建设现状信息,并通过一致的标准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以计算其建成区面积、分析其用地蔓延特点,主要从建成比例、建设密度、景观破碎度三个方面的指标比较,对目前中国大学城的土地使用现状进行量化分析。
  2、中国大学城的土地使用情况调查
  在本文调查中发现,我国部分大学城的用地扩张,存在比较严重的土地闲置、破碎、蛙跳、低密度蔓延等问题。在我们统计的32个大学城样本中,规划用地规模最小的3.7平方公里,最大的达到5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大学城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全部32个大学城總规划用地面积628平方公里,其中不可建设的用地221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407平方公里。在可建设用地中细分,已建成的总用地面积为222平方公里,未建用地185平方公里,闲置或未征未建的用地占近45%。(图2)
  2.1用地扩张
  1990年代后我国新建的大学城,大部分规划的人口或师生规模超过10万人,用地超过10 平方公里。我们统计的 32个样本中,大学城平均规划面积为19.7平方公里,接近于一个小城市的规模。在我们调查的32个大学城规划样本中,规划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学城就有23个,占总样本数的71%;其中规划面积超过了20平方公里的大学城有12个,占总样本数的37.5%,达到新建一个小城市的规模。
  2.2土地空置
  但就实际发展进度而言,许多大学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发展高度;从总量来看,大量的大学城规划用地闲置。如前所述, 32个样本大学城总规划用地面积628.2平方公里,其中,不可建设用地约221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407平方公里。而在可建设用地中,至今已经建成的总面积仅222平方公里,其他闲置未建、待用、预留的发展用地达到185平方公里,约占可建设用地的45%。
  从统计的样本上看,大学城用地建成情况呈两极分化,建设较快的与建设停滞的情况并存。一些大学城的建设时间已达到10年以上,但发展仍比较缓慢,建成比例不足50%;而相反,一些建设较快的大学城,即使2010年后才开始建设,也有仅5年时间建成率就接近80%的。发展缓慢、建成率较低的大学城,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用地闲置、建设密度很低、建成用地分散、景观破碎的现象。(表2)
  那么,哪些大学城更容易陷入发展停滞?将表1、表2比较可见,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二线城市的,同一城市有两个以上大学城的,大学城规划面积占母城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发展相对较缓慢。
  2.3建设密度普遍较低
  我国90年代后形成的大学城空间,相对传统的大学空间,教学建筑高度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总体建筑密度与容积率却大幅度降低。本文新建大学城的32个调研样本,评价其已建成用地上的建设密度,平均建筑密度仅0.12,平均的毛容积率仅0.98。(表3)
  2.4部分大学城用地蛙跳式发展
  首先,观察大学城内部用地的连续性。将大学城内部面积在10公顷以上、与周边其他建设相距距离超过1公里的斑块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斑块,观察大学城内部景观破碎程度。显而易见,建成比例越低的大学城,景观破碎度越高。究其原因,一则,一些发展地块分散,许多地块至今未出让或开发,导致景观破碎不连续;二则,校内发展备用地过大。那些建成区破碎斑块多,密度又低的大学城,景观上将更难形成一个很好的城市形象。(图3)
  第二,站在城市的层面看大学城组团与母城的发展连续性,可以发现:1.在用地建成比例上,母城与大学城的距离影响较大;2.建成比例较高、用地空置少的大学城样本,其区位往往位于城市市区边缘,靠近主城中心区;相反,建成比例较低、用地空置大的大学城样本,与主城往往相距甚远。如果用谷歌夜景进行比较,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图4)
  2.5蔓延式的土地扩张
  扩张规模大,建设密度低,部分大学城用地闲置率高、用地分散跳跃、难以形成连续集中的城市景观,是过去15年间中国大学城用地增长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3、土地扩张背后原因剖析
  中国大学城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形成的,政府与高校的互动,在大学城土地扩张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高校的角度看。从1980年到2004当年,我国高校在校人数翻了5倍,高校校舍与用地不足十分明显,迫切需要扩充容量。从城市角度看,合理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任务,优化土地使用、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与有序发展也是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大学城的建设既给高校提供了更为廉价和充裕的校区用地,又盘活了市中心高价值土地,为新校区建设提供了资金。这个过程实现了社会-高校-城市的三赢,是值得推崇的发展模式。
  然而操作过程中,政府与高校两方力量却都下意识地抬高了大学城土地需求的愿景。
  一方面,高校本身存在长远发展与现实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院校与专科院校的评价体系中,对高校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等硬件条件有严格要求,且所占权重很高。因此,一旦高校得到再建新校区的机会,从负责任的角度看,它就必须本校未来的发展考虑,尽量多的预留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城市政府正亟需拉拢高校建设大学城,在政府与校方互动中,校方用地虚高,政府迁就,盲目强调发展弹性,造成用地超前,超出学校应有的需求与支付能力。
  结语:
  目前中国大学城存在部分土地闲置与低效增长问题。从当下的发展要求看,盘活大学城闲置和低效增长用地,需要重新对城市土地使用现状的评估,挖掘潜在浪费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的修编,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鼓励新城闲置用地的填充式开发,使之重新融入城市发展轨道,是部分大学城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苏建忠.广州城市蔓延肌理与调控措施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卢波.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保存地:东南大学,2005.
  [3]丁成日.增长、结构和效率—兼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规划师,2008,11,35-39.
  [4]汪劲柏,赵民.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05,21-29.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上世纪精益思想的提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及完善,其已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管理思想。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将精益思想引入其中,便能够使整体工程建造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对于工程建造的其它方面,如降低建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建造的浪费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推行精益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土木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桥梁工程作为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不仅能够为交通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主要关注的问题之是怎样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本文首先简单讨论了BIM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BIM技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  引言  BIM是建筑信息
【摘要】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是建设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建筑具有诸多优势,施工质量、施工效率较高,不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周期较短,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深受广大业内人士及群众的认可,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以及作用,分析了这种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势,并对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未来发展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脚步正在不断
你知道吗,生活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细节,就可以预防很多疾病.rn滴尿:肌肉锻炼操rn30多岁的女性中,有30%的人在搬重物、大笑、跳跃等剧烈活动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滴尿,这其中最
【摘要】大规模的城市商务中心与办公区域的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同时也令城市开发风险剧增。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与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结合的容易操作的市场关注与评估模式,使政府可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市场预测,提供决策者参考。本文以广州城市规划管理系统数据为例,进行广州高层商务办公楼建设现状与需求判断,从而透视一种可能的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监控方法、城市大规模建设与规划内容的预警机制。  【关键词】办公楼;市
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我们对于数据的应用,那么数据的安全就变得至关重要.对于高校来说图书馆也在朝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更应该加强对于图书馆数据安全的重视.
期刊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目前,世博会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为世界三大盛会。 The Worl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