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G二聚体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经典HLA Ⅰ类分子(HLA-E、HLA-F和HLA-G)的生物学功能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HLA-G基因及蛋白的研究尤为关注[1].HLA-G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模式,与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结合直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或通过各种机制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致耐受树突状细胞和HLA-Gpos免疫耐受型细胞发挥间接的免疫调节[2-3].研究显示,两个HLA-G单体通过分子间的Cys-Cys二硫键形成HLA-G二聚体,且表达在正常孕妇妊娠期前3个月的胎盘滋养层细胞表面,通过与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2(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2,ILT2)受体结合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使胎儿更加适应母体[4].本文就HLA-G二聚体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Wnt5a对肝星状细胞(HSC)促炎细胞因子IL-1β及IL-6表达的影响,探讨Wnt5a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人肝星状细胞株LX-2,以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nt5a表达水平变化;分别利用Wnt5a重组蛋白体外刺激LX-2和Wnt5ashRNA病毒转染LX-2,以qRT-PCR、ELISA检测促炎细胞
目的 探讨重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recombinant human HMGB1,rhHMGB1)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的T细胞中与HMGB1相关膜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病毒阳性细胞MT2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g/ml的人源化重组人rhHMGB1蛋白或等体积的PBS,培养24h后,以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检测膜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系多基因参与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是哮喘的3个显著临床特征[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耐受机制缺陷在哮喘和变态反应(过敏症)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DC不仅启动气道免疫和炎症反应,而且介导免疫耐受[2].调节性T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