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合剂联合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咬合力、咀嚼效能的影响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奥硝唑合剂联合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咬合力、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永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联合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咬合力、咀嚼效能、龈沟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并发症情况(感染、牙龈肿胀、咬合不适、疼痛)、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I、SB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联合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咬合力及咀嚼效能,同时改善其牙周指标及炎性状态,降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其他文献
近年来,放疗患者逐年增多,科室对放疗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急需一种基于模块化的放疗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放疗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本文基于院内局域网的B/S架构,通过利用python+Django框架+MySQL开发一个覆盖放疗接诊到随访全流程的放疗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模块化设计原理搭建交互接口与其他在用系统组成综合性的系统.医生、物理师、技师等放疗相关人员可以在系统上完成各自的工作,并由系统记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该系统包含患者放疗流程的确认、流转、放疗登记、随访、放疗信息查询和归档以及个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难以发现,并易复发和耐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卵巢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过程及其与卵巢癌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肾结石是泌尿系疾病中的常见病,其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病因复杂,与遗传性因素、代谢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临床常用的治疗肾结石的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输尿管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是较为常用的三种术式,对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肾结石的主要结构及类型、发生机制、外科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儿童APL作为研究对象,结合FLT3-ITD突变及诊断时白细胞水平等相关数据,分析儿童AP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PL细胞主要表达CD13、CD33、CD38、CD64、CD117、CD123、MPO,HLA-DR、CD7、CD2一般为阴性.高白细胞者与非高白细胞者CD117阳性、CD2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D117阳性、C
目的 探索胃癌患者胃原发灶切除手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发生卵巢转移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发生卵巢转移患者4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外周血NLR、PLR、FIB及临床病理特征与胃癌原发灶手术至术后发生卵巢转移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胃癌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至首次发生卵巢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9.4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原发灶部位、
IL-17通过刺激抗微生物肽、促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释放,在宿主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其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而在肿瘤性皮肤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现就IL-17在参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D)、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黑色素瘤常见皮肤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是新型心衰治疗药物,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尿钠排泄等作用,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抑郁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及合并症,改善抑郁症状对心衰治疗有益处,目前有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改善抑郁的机制、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该药认识及对心衰合并抑郁的治疗有所了解.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家族成员JunB、c-Jun、c-Maf、c-Fos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初诊MM患者26例作为MM组,另选同期14例骨髓无恶性细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两组骨髓JunB、c-Jun、c-Maf、c-Fos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 MM组JunB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0845±0.0416)vs(0.0538±0.018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41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评定患者是否出现焦虑抑郁,并分析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共116例(28.00%).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史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2
目的 研究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高血压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高血压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30例.对照组A组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对照组B组采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毒清颗粒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内皮细胞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