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中的勤俭之风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节约而著称于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秉承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成就了今日腾飞的中国。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责任。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还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苦训还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我们的老一辈也非常注重勤俭节约,周总理的一件老睡衣补了又穿,穿了又补,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双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块上海牌手表一直戴到心脏停止跳动。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反观近些年来,一些学生宁愿选择学校外面比较贵的餐馆就餐,也不愿意到价格比较实惠的食堂就餐,原因并不是因为食堂饭菜口味不好,而竟是由于到食堂吃饭得自己刷盘子,由于种种原因,学校道德已然陷入困境。青少年道德素质严重滑坡:一些小学生比吃比穿、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甘当小“皇帝”、小“公主”;一些中小学生缺少思想、追星逐月;更有甚者,许多青少年花钱大手大脚为追逐享受竟然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也是近两年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下,且日趋低龄化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加强学生勤俭节约的教育已迫在眉睫,根据我自身的实践经验,略谈我在加强学生勤俭节约方面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通过开设传统美学课等形式进行教育
  开设勤俭节约美德课或召开故事会、报告会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有关勤俭节约美德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勤俭节约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道德认识水平;灌输的时候,不能不分对象、千篇一律的注入式、填鸭式硬灌,而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方面,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儿童的模仿性强而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利用班队会、故事会等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如雷锋的袜子,周恩来、毛泽东等勤俭节约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就是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基础、认识水平和行为差别,分成若干不同的档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灌输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在不同起点上各得其所的有所进步。
  二、通过家长,老师的表率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通过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去影响、带动孩子。如果家长具有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对邻里谦和等美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打上这种烙印,从而就会效而仿之。相反,如果家长花钱大手大脚,任意挥霍,恐怕实难奏效,所以家长要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为孩子做出表率,在家庭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孩子就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是孩子们心中的权威和偶像,特别是在小学,每一句话都被当作“圣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家长。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应该是无声的语言”,说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教师不注意这种表率作用,对学生是一套对自己是另一套。比如,他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一周才批改一次作业,甚至让家长或学生代劳,这样“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使更多的教师象任小艾、魏书生那样德才兼备,爱生敬业,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我们的中小学就会塑造更多更纯洁的灵魂。
  三、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激励
  就是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一)目标激励
  这是通过设置一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实现目标的方法。按内容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等。在传美教育中,学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帮助他们设置不同层次、切实可行的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种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目标实现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目标,教师都应该及时检查督促、因势利导,力求使目标如期实现。对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强化激励
  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的方法主要是表彰和奖励,负强化的方法主要是批评和惩罚,二者的作用不同,必须结合使用。对在传统美德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例,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定期进行评比奖励,使本人受到鼓舞,同学受到教育。而对那些单靠正面教育无效的学生,则要进行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强制他们改正错误或改掉恶习。
  总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很广,方法很多,只要我勇于探索,努力实践,就会取得可喜的成效。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个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高形式。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所以,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到创新教育上,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以促进学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
期刊
一、对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内涵的认识  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其中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建设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前提,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领导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的具体体现,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直接决定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在整个皖北贫困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期刊
在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里面,器乐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程标准明确确定了器乐教学在音乐表现中和音乐创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很多音乐教育专家也都认为:没有器乐教学的音乐教育是不完整的音乐教育,而没有音乐教育的教育则是不完整的教育。  笔者自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器乐进课堂”的教学工作,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效果十分明显。本文就此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期刊
一、浙江省近3年高考物理实验题评析  例1.(09年第22题第1小题第(2)问)某同学从标称为“220 V 25 W”、“220 V 300 W” 、“220 V 500 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乙所示。该灯泡的阻值是 ,标称的额定功率为 。
期刊
一、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生态式走向  舞蹈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意义。几乎每个幼儿都乐于参与舞蹈活动,他们不顾别人的目光、尽情地参与各种舞蹈表演活动。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舞蹈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基本素质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在经历了灌输式舞蹈教育和园丁式舞蹈教育之后,逐渐向生态式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灌输式幼儿舞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一谈到“后进生”,总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期刊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认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教育,越早引入职业教育越有利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和更快的融入社会工作。根据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在初中阶段是人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初中阶段人对事物的认识会形成自我的人生观的确立期,所以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推进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做法,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职业理念和职业认识已经开展到了12到15岁阶段,同时我国在2
期刊
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正因此,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以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具有健康心理即既是个体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时代发展给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结合小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实际,向他们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就谈一谈我
期刊
习作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许多语文老师一提起习作教学,就说不知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对上好一节习作指导课更感无从下手。其实,习作指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能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把握好《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学生的习作水平定能有所提高。我们阅读一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教学”这一内容,就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如“写作教学应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所以孩子的教育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在学前教育中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但创新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把握其发展前景和趋势,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自1903年中国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以来,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已经走过了90余年的里程。与国外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相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