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寄情山水的文人形象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第四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其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全文用优美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生动细致而又诗情画意,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含蓄地借景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赏“潭”——学写法
  《小石潭记》是山水游记中的佳作,作者观察小石潭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全文按照小丘——篁竹——小潭——岸势——潭之四周的顺序,由声到形,由近及远依次写来。第一段文字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突出石潭偏僻、奇小的特点,又将游踪类游记和方位性游记结合在一起,有条不紊,自然畅达。其中,作者细致描摹了潭水、潭石、四周树木等景物,既有全景概貌的描写,又有细致的特写镜头;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有色彩形态描写,也有动态静态描写。从文章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姿:1-3段是风景优美的小石潭,第4段是幽深冷寂的小石潭。
  “一切景语皆情语”,全文处处写景,但处处也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发现小石潭——“心乐之”,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见,作者由风景优美的小石潭生发了“乐情”,又由幽深冷寂的小石潭生发了“憂情”。游览同一个小石潭,作者心情前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吗?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悟“潭”——感意蕴
  读懂古诗文,尤其读懂文人的感情,首先要“知人论世”。查阅《永州八记》的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唐王朝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当时甚为荒僻,自古就是被贬官员流放的地方。33岁正值事业巅峰的柳宗元和亲人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且一呆就是10年,亲人也一个个离他远去。作为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
  首先,从背景上说,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求还无望,归国无期,境遇十分凄惨,内心极度苦闷抑郁。人在景中,情在心中。作者的身份和处境,造成了他外在感官感觉与内在心灵感受的异步和反差。其次,从触发点上推断,随着太阳西下,幽静的树木下袭来了些许凉意。最后,从目的和作者情感主色调上看,凄苦是他当时感情的主调,作者游览小石潭是试图寄情山水,摆脱他政治失意,消解忧愁,但“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所谓“借景消忧忧更忧”,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因此,对于作者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拓“潭”——念傲骨
  在柳宗元之前,记山水,山水是山水,我是我;从他开始,景中有我,我中有景,人称“游记之祖”。寄情山水,其实是寻找一种生命的归宿,当古代文人们真正寄情山水时,多数是被迫放弃社会责任,他们转投山水,在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与心灵,在对自然的发现中发现了另一个“我”。并非风景有多美,而是失意的心赋予景色以无限的诗意,他们渲染山水的宁静与远离尘世喧闹,正是为了寄托一颗幽寂的诗魂。
  小石潭的一块石头,激起了横亘九州、绵延千年的千层波浪。余秋雨在《柳侯祠》一文中说: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其实,被贬的痛苦未必没有价值,命运坎坷未必没有意义。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政治上也许遭遇了不幸,但在文学上、在精神上、在境界上,他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一千多年过去了,真正被记得名字的,是踏遍永州山水的柳宗元,我们只记得西山小丘旁那个失意的人,那个诗意的小石潭,以及他们之间那场美丽的邂逅。
  《小石潭记》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其中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柳宗元“将生活中的痛感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感,将生活中的折磨转化为艺术中的享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柳宗元,一个用审美的双眼捕捉美丽、传达快乐的文学家,一个不能忘情于现实与政治的痛苦的政治家。他对永州的山水“深有所爱”,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真实袒露自己寄情山水抚慰心灵的快乐与忧伤。让我们熟读、常读《小石潭记》,用一生来慢慢体会柳宗元笔下的景与心中的情……
  (作者单位: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实录  一、读懂诗题,把握背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首诗,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诗题:示儿 题临安邸)  (师指名朗读诗题)  师: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请问“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给儿子看。  师:第二首诗是《题临安邸》,看到这个“题”字,你能想起以前学过的另一首诗吗?  生:四年级有《题西林壁》。  师:这个“题”字怎么理解?  生:题写。  师:“题临安邸”
能动学习,钟启泉教授在其《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能动学习”最初是北美在上世纪倡导的摆脱教师传统讲解的大学教育的一种学习论,后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潮。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这个概念提出的,当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消费者时,我们称之为“被动学习”。反之,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彰显“主体性”“协同性”,能动地参与学习时,我们称之为“能动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竞”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全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对比看图,理解题意  1.出示图片,找相同点。  相信大家读过很多历史故事,请根据图片说出故事的名字。(出示图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对比这两个故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引
崔峦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重读轻写。这是不对的。”于是,读写结合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重点探讨和实践的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是对读写关系的正名,也为我们寻找读写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打开了一扇窗。  这里所谓的“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构思模式,是段落的结构
以“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双线主题统领语文教材内容体系,以语文要素贯穿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将语文要素看作一个单元阅读和习作的学习重点、目标或学习的核心任务,以此为抓手,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新的学习需求,站在教材双线主题融合的全局语境视域下,构建单元主题读写活动。这一单元活动,既要立足于教材编排的单元,又要不惟这个单元,要从语文要素的读写关联、认知建构、
2019年秋季,统编本教材全面实施,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成为每一位语文老师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无论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是阅读内容的推荐、方法的指导等,均应坚守儿童立场。然而,现实情况是否如此?近日,笔者就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2006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论,其中大部分是对小学语文界名师课例的点评,它们发表在有关小学语文类的各种刊物上,使我有幸与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相互了解与交流。但是,回头想想,我最初开始这样写作的时候,对评课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理性的认知。说来惭愧,一路写下来,文字背后更多的是自己对语文、对教育、对文本、对课堂的“直觉”与“体悟”,写作的过程很接近弗朗士所说的“灵魂在杰作中的
记得2008年的初夏,陈琴老师应邀来到我校做“经典素读教育”的经验传播,展示了“素读”教学法这种奇特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我对于何为“经典素读教学”既陌生又好奇,对陈琴老师展示了她的学生诵读经典时的录像——孩子们摇头晃脑、或吟或唱、怡情娱乐的场景,我始终觉得不可理解。对于陈琴老师说的,孩子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可以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万千言”,我觉得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那一次,我从心底拒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沟、产”等18个二会字,会写“份、坡”等10个四会字,能读准多音字“种、好、干、分”。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4. 学习仿写句子,尝试把句子说完整、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初识葡萄沟  1. 小朋友们,美丽中国地大物博,
连着三年带毕业班,虽然兢兢业业地教学,与学生关系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什么遗憾。翻看前两届学生的照片,猛然发现,竟有几个叫不出名字,更别说是这个学生的曾经了。我心中隐隐地觉着,这也许就是我一直空落落的原因。  今年三月的时候,班里的学生又开始传递“毕业赠言”了,不过总是悄悄的,深怕老师们“没收”,敢开口请老师留言的成了学生中的“勇士”。学生对老师这份又亲又怕的情感,让我有了一股冲动:从此刻起我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