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听说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首要的因素就是“听”和“说”,而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听”和“说”既是学习好英语的最关键的方式,又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目的,对于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要做到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 听说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情况都是会听考试英语但听不懂外国人讲英语,会读英语课文但不会用英语去跟人交流,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低,而积极性越低就越学不好英语,造成恶性循环的客观原因有很多。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一、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情况
  目前是一个信息交流比较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交流需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下一代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要摆在关键位置。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校仅仅是依靠一台录音机和几盘磁带来完成,单一重复的练习过程,不但对学生真正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没有多大作用,并且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造成不小的打击。从长远来看,对于祖国下一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形成阻碍。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的优势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是利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录音,让学生反复的去听,这种模式特别容易让学生在机械重复中出现懈怠和抵触的情绪。在教育学中有研究表明,人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通过视觉系统去感知的精神集中比例高达80%以上,而通过听觉系统去感知的话,其比例仅为一半左右,效果最好的为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感知过程,不但精神可以高度集中,而且其记忆也比较牢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出现,可以为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提供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感知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英语听说能力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英语教学中教师备课阶段的信息技术手段准备。在英语课堂中,对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备课工作,要充分利用到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备课。一方面是对于上课过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多媒体备课,对于这些词语在进行听力培养之前,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其发音、意义、时态以及变形等,可以利用图形、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的去描述,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这些元素的收集整理甚至设计要做好。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英语学习中许多单词和课文的背景知识进行多媒体备课,例如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save our world”,对于废弃垃圾、噪音等对环境有污染的方方面面,可以整理成PPT或者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
  2.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可使课堂变的更加精彩。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彻底的让学生听说能力提升上去,这也就要求在课堂当中要充分的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加上当今网络发展迅速,许多材料可以从网上加以引用和参考。例如,在人教版“how long have you benn collecting shells?”的教学中,初中生对于马拉松比赛的认知,普遍都停留在仅仅听说过的程度,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学习,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同时结合这些影音资料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听力训练。在完成以上内容之后,接下来相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在理解课文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的透彻。进而,在进行教材听力内容教学的时候,也更加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每节英语课都变的形象生动起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
  3.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听力教学的内容更全面和更生动。在听力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单词、影像、声音等综合到一起,这给教师提供了充分设计和发挥的空间。在对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时候,可以把需要听的内容揉合进与之有相关性的图片、动画或者影音当中去,从而改变学生凭空去听的传统模式,而是让学生在听取内容的时候,还可以从视觉上去感知所听内容。例如,在进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听力教学时,可以把相关内容放进一段视频或者动画当中,学生耳朵里听的是奶昔的制作,眼睛里看到的是具体的制作场景,从而把听力培养变的立体起来,在听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
  4.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建教学情景,促进课堂口语运用。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一种生活情景的自我构建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借鉴这种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许多文字性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的立体感知元素,利用这种模式在课堂中构建其一个使学生身临其境的生活情景,而在这个情景当中,老师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教学,学生运用口语进行回应,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推进都是在多媒体构建的情景下,利用口语来进行,长此以往,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
  总之,对于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信息技术给课堂设计和进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大胆的去创新课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2]王凤苓.浅析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12).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合作学习 有效应用 探索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语法、词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学校的根基在课堂,课堂的优化在和美。只有营造了和美的氛围才能优化出美丽和谐的课堂。和美氛围需要教师去营造,怎样营造和美氛围?本文就译林版三年级英语营造课堂氛围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课堂优化 营造 和美氛围  和美教育走进校园以来,和美课堂氛围的营造成了老师们热心关注的问题。明确了和美的含义,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有老师这样认为,有了和谐民主就没了常规,课堂仿佛一盘散沙,因此把和谐
【摘要】我们知道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实际上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就是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对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以后的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高校英语 大学生 文化能力 培养  长久以来,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基础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英语词汇考查的难度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教师要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词汇教学 兴趣 教学方法 巩固  高中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词汇量的增加,每单元需记生词数都在30-50个左右。词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起步较晚,使得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本文对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 教学 改革措施 问题  英语教学与国家的外事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外语教学,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高校英语教
【Abstract】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proposed by Steven Krashen is the theory concerning students’ affective education in SLA. The author gives a panoramic view over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英语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英语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英语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作为年轻的英语教师,要积极主动、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除英语教材、教参内容以外的英语课程资源,使得教师自身资源、其他学科知识资源、生活化教学资源和动态生成性资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