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的最主要目的是检测前一阶段复习的效果,从中去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及其与复习目标的差距,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依据和方向。试题讲评,其实与平时练习讲评无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属于粗心大意失分的,要通过训练改变这种做题的不良习惯;属于认知缺陷造成的失分,要及时复习,弥补知识结构上的漏洞。学生做此题失分情况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进行推理推断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不能使相关的知识连结。
[关键词]纠正 缺陷 分析 强化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试卷讲评是一项重要内容。试卷讲评不能只找寻正确答案,而要通过发现的问题去揭示学生习题失误的原因。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一下习题讲评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试卷讲评前的思想整顿工作
1、明确考试的目的,纠正对考试的认识
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总有少数的学生期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答,这是对考试目的认识不正确的表现,是考分至上的思想在作祟。殊不知,考试的最主要目的是检测前一阶段复习的效果,从中去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及其与复习目标的差距,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依据和方向。
2 、失分原因的总结
试卷发下去之后,要求学生分析总结考试感悟,尤其是失分的原因。不同水平的学生失分的原因可能不同,是审题不当还是知识运用不当,是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还是粗心大意等等。只有找到失分原因才能在今后的复习与考试中避免同类错误。
二、试卷讲评内容
1 、针对试题内容复习课本知识
考试是检验复习效果,试题讲评同样要归于课本知识的复习。
试题1 经化学分析后断定某物质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纤络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核苷酸
试题分析:要准确选出正确选项,需要理解矿质元素的定义。矿质元素是排除C 、H 、0 之外的元素,胰島素是蛋白质,含有矿质元素N 和s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含有N 、p ;甲状腺激素是含有!和N 的物质。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 、H 、O 。至此,正确选项自然水落石出.
2 、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原因并讲解审题技能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试题1 :用3H 标记的胸苷和3H 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 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 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B 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出现在根尖所有区域的细胞
C 两者都只出现在分生区细胞
D 两者都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试题分析:学生做此题失分情况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进行推理推断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不能使相关的知识连结。对于前者,胸苷是DNA 合成的原料,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有直接因果关系,同学们对此有较好的认识和判断,但是对于尿苷,则只能想到RHA 本身,不能进一步联系RNA 的主要功能是与蛋白质的合成、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反映出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A 选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不正确,因为除分生区外的其他部位的细胞虽然不进行分裂,但是仍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新陈代谢,一定会合成RNA 而利用3H 标记的尿苷从而具有放射性。正确选项是B 。
3、试题讲评方法要灵活多样
试题讲评,其实与平时练习讲评无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属于粗心大意失分的,要通过训练改变这种做题的不良习惯;属于认知缺陷造成的失分,要及时复习,弥补知识结构上的漏洞;属于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造成的失分,要通过一定的习题训练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是理解错误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失分,则要给予一定的审题方法技巧指导和训练。总之要灵活处理考试中学生失分的原因。
4、考后强化练习
考后强化训练,又叫考后一百分,这是试卷讲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训练的题目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般而言,所出题目是针对考试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针对审题方法,也可以针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知识的迁移,还可以针对粗心大意进行易错题练习等等。下面是一些针对性练习。针对审题粗心大意,设计如下习题:
习题1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的是:A大肠杆菌 B霉菌 C 放线菌 D 固氮细菌
习题2 玉米的黄粒与紫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为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学者从粮库贮藏的玉米堆中分别挑选了等量的黄色玉米籽粒和紫色玉米籽粒各200 粒。如果由你来完成相关杂交实验,应怎样进行?(简述杂交实验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参与答案:取黄粒和紫粒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的,亲代的表现型为显性;若它们自交后代均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让紫粒和黄粒玉米杂交,若后代全部为紫粒则紫粒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全部为黄粒,则黄粒为显性。
[关键词]纠正 缺陷 分析 强化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试卷讲评是一项重要内容。试卷讲评不能只找寻正确答案,而要通过发现的问题去揭示学生习题失误的原因。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一下习题讲评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试卷讲评前的思想整顿工作
1、明确考试的目的,纠正对考试的认识
在平时考试过程中,总有少数的学生期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答,这是对考试目的认识不正确的表现,是考分至上的思想在作祟。殊不知,考试的最主要目的是检测前一阶段复习的效果,从中去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点及其与复习目标的差距,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依据和方向。
2 、失分原因的总结
试卷发下去之后,要求学生分析总结考试感悟,尤其是失分的原因。不同水平的学生失分的原因可能不同,是审题不当还是知识运用不当,是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还是粗心大意等等。只有找到失分原因才能在今后的复习与考试中避免同类错误。
二、试卷讲评内容
1 、针对试题内容复习课本知识
考试是检验复习效果,试题讲评同样要归于课本知识的复习。
试题1 经化学分析后断定某物质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纤络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核苷酸
试题分析:要准确选出正确选项,需要理解矿质元素的定义。矿质元素是排除C 、H 、0 之外的元素,胰島素是蛋白质,含有矿质元素N 和s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含有N 、p ;甲状腺激素是含有!和N 的物质。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 、H 、O 。至此,正确选项自然水落石出.
2 、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原因并讲解审题技能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试题1 :用3H 标记的胸苷和3H 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 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 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B 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出现在根尖所有区域的细胞
C 两者都只出现在分生区细胞
D 两者都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试题分析:学生做此题失分情况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进行推理推断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不能使相关的知识连结。对于前者,胸苷是DNA 合成的原料,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有直接因果关系,同学们对此有较好的认识和判断,但是对于尿苷,则只能想到RHA 本身,不能进一步联系RNA 的主要功能是与蛋白质的合成、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反映出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A 选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不正确,因为除分生区外的其他部位的细胞虽然不进行分裂,但是仍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新陈代谢,一定会合成RNA 而利用3H 标记的尿苷从而具有放射性。正确选项是B 。
3、试题讲评方法要灵活多样
试题讲评,其实与平时练习讲评无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属于粗心大意失分的,要通过训练改变这种做题的不良习惯;属于认知缺陷造成的失分,要及时复习,弥补知识结构上的漏洞;属于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造成的失分,要通过一定的习题训练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是理解错误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失分,则要给予一定的审题方法技巧指导和训练。总之要灵活处理考试中学生失分的原因。
4、考后强化练习
考后强化训练,又叫考后一百分,这是试卷讲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训练的题目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一般而言,所出题目是针对考试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针对审题方法,也可以针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知识的迁移,还可以针对粗心大意进行易错题练习等等。下面是一些针对性练习。针对审题粗心大意,设计如下习题:
习题1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的是:A大肠杆菌 B霉菌 C 放线菌 D 固氮细菌
习题2 玉米的黄粒与紫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为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学者从粮库贮藏的玉米堆中分别挑选了等量的黄色玉米籽粒和紫色玉米籽粒各200 粒。如果由你来完成相关杂交实验,应怎样进行?(简述杂交实验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参与答案:取黄粒和紫粒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的,亲代的表现型为显性;若它们自交后代均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让紫粒和黄粒玉米杂交,若后代全部为紫粒则紫粒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全部为黄粒,则黄粒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