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南部发现早古生代地层及意义

来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北羌塘南部地区沿龙木错一双湖缝合带南侧发育大面积的变质岩系,此前统称为阿木岗群.由于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时代归属争议很大.有人依缝合带以北查桑地区有未变质的含古生物化石泥盆系出露为据,将该套变质岩系时代归属前泥盆纪,多数人是根据所测同位素年龄值,确定其时代为前震旦系.2003-2004年我们在玛依岗日一带变质岩系上部采获大量鹦鹉螺类和笔石类化石,经研究确定时代属中、晚奥陶世-志留纪.在羌塘南部地区发现有可靠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存在尚属首次.为该岩系的时代归属、地层划分及与邻区对比提供了古生物证据,也为
其他文献
本研究应用激光剥蚀技术测定了北大别黄土岭高温-高压长英质麻粒岩锆石3个结构域的UPb年龄.变质锆石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493±54)Ma~(2500±180)Ma,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628~2690Ma,其最大的206Pb/238U年龄为(2790±150)Ma,变质增生或变质重结晶锆石域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044.7±
为了阐明齐家-古龙凹陷所发现的凝析油气藏的成因,结合研究区凝析油气藏所处的地质背景、油油对比认识,设计进行了原油的热蒸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区内凝析油与下伏的黑油同
米林地区雅鲁藏布江三级河流阶地上发育厚达52.2m的晚更新世晚期深-浅湖相和滨-浅湖相沉积物,显示当时米林地区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堰塞湖.为了探讨该套湖积物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在米林机场剖面采集了259块定向样品进行环境磁学测试和分析.其中,磁组构分析表明86%的样品具有原生磁组构,它们的最大磁化率主轴κ1指示米林古堰塞湖的物源经历了由南、北方向到西、北东再至西向这一大致顺时针方向变化的趋势
伊通盆地梁家地区(二号断层上盘)钻井揭示奢岭组是该区主要的油气富集层,目前研究结果认为奢岭组储集层是由两个方向的扇三角洲混合沉积形成,但由于资料有限,应用常规方法无法清楚地认识两个不同方向的物源混合沉积的扇三角洲的内幕特征以及这两个物源如何动态地控制着砂体的分布,影响了对该区油气储集层的深入认识.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在波阻抗反演结果二次解释的基础,解析了这两个混合物源扇三角洲的内幕特征和演化特征,
Пеˊред наˊми неболъшоˊй сосуˊд с жиˊдкостъю.Жиˊдкостъ эˊта оˊченъ похоˊжа на во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