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传递、链接与整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了“阅读链接”这个栏目,由课文自然延伸,提供与课文内容或者与本单元主题相关、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将课内文本的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拓展组成一个整体,意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整体提高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充分地领会编者意图,有效开发、使用好“阅读链接”,就能助力阅读教学,落实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开阔的阅读天地。
  “阅读链接”是课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把握好教学的分寸,使之与课文的学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
  1.不疏忽无视。事实上,与课文相比,“阅读链接”在教学中处于次要地位,有的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读一读,一带而过,有的甚至直接省略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这样,“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就被忽视了。比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链接了德国乌纳·雅各布《迁徙的季节》片段。初看两篇文章毫无关联,但若是细细琢磨,你便会发现两篇文章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只是写作的角度不同而已。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阅读:在《秋天的雨》中,你从哪些地方找到了秋天?再读读《迁徙的季节》,找找秋天在哪里。
  2.不喧宾夺主。“阅读链接”是课文学习的一种补充、一种延伸、一种拓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力度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替代课文的学习。如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灯光》,“阅读链接”中呈现了四个内容:翟志刚的《毛主席在花山》片段,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中《狱中联欢》片段,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课文《伟大的友谊》片段,还有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虽然材料数量较多,篇幅也较长,但在教学时,我们不必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链接”上,只需紧扣阅读要求“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分享阅读心得即可。
  3.不“经验主义”。每个“阅读链接”都承载着不同的阅读任务,这个任务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关,与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关。所以,在教学“阅读链接”时,我们不能凭着以往的阅读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教学,而是要准确领会编者的意图。比如,原来收录在人教版或者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少量经典课文,在统编本教材中进入“阅读链接”中,教材地位与教学价值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也要随之变化。如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后面安排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经典课文,但此刻只是作为“阅读链接”出现,我们就不需要花大力气来教学,只要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理解《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即可。
  “阅读链接”这个栏目安排在课文的后面,但是并不一定要在课文教学结束后才进行,而是可以灵活处理。
  1.课前导入,形成阅读期待。“阅读链接”中的诗歌、歌曲、诗句等相关资料,可以作为教学的导入进行使用,让资料与课文形成一定的联系,或者构成小小的冲突,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面提供的“阅读链接”是闻一多创作的《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和《香港》。这两首诗歌已被创作成脍炙人口的歌曲。教学时,可以将歌曲作为课前的导入,让学生在歌声和教师补充的背景资料中走进那个时代、那个情境。这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便会缩短,对文本的学习也会变得流畅而自然。
  2.课中嵌入,巧妙突破难点。“阅读链接”中的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的凭借。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走近鲁迅”安排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是鲁迅写的《好的故事》。这是一篇难懂的散文,我们可以从字面上读到鲁迅恍惚中看到的美丽画面,却读不出画面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此时,我们不妨用好“阅读链接”中提供的名家解读。冯雪峰和李何林对于“昏沉的夜”与“美的人和美的事”都有各自精辟的分析与解读。在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卡顿、迷茫时,及时引入这两篇“阅读链接”,可以通过对两种观点的相互借鉴,逐层深入地理解“美丽画面”和“昏沉的夜”这两个意象的独特含义,领会鲁迅真实的构思用意。
  3.课尾延入,扩展阅读视野。首先,借助“阅读链接”可以进行内容的拓展。如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学完之后可以进行拓展: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斯妤的《除夕》,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其次,借助“阅读链接”可以进行主题的延伸。如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链接的是叶挺的《囚歌》。教材虽然没有写出“阅读链接”的阅读要求,但我们可以从课后一个练习题中获得启发:“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資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囚歌》的诵读中将革命先烈的事迹交流推向高潮,触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另外,借助“阅读链接”可以进行表达的对比。如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链接了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片段,两篇文章在表达上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尾进行比较阅读。
  “阅读链接”,不能只让学生阅与读,而是需要更多元的学习形式。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策划好课文与“阅读链接”链接的形式,将两者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
  1.创境,以演促读。创设情境,用演一演的方式将课文与链接内容整合起来。如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的“阅读链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写剧本、演剧本。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学习课文与创作、表演剧本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教学“惩治恶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要怎么演,简要口述剧本,再当场演一演。通过对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揣摩与表演,学生对文中西门豹所采取的将计就计、请君入瓮的谋略也就心领神会了。同样,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与“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也可以通过表演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分享,以说促读。“阅读链接”中提供的材料,很多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值得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我们要组织学生围绕阅读要求进行观点的分享,展开辩论,在交流表达中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如四年级下册老舍的《猫》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阅读链接”分别选取了夏丏尊和周而复写的猫的片段。夏先生主要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而周而复先生通过写猫的外貌和神情、动作,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写作方法,为什么?在交流观点、分享收获中感受作家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体会到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写法,但表达的都是对猫的喜爱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3.练笔,以写促读。“阅读链接”中有部分内容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支架,教学时,对于这种类型的链接内容,我们就要把教学点落在写作训练上。如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采用的是抓住某一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同样是写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阅读链接”中汪曾祺先生的《自报家门》片段,采用的是将看到的景物或场景进行罗列的描写方法。课后有一个小练笔:“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学生可以从两种写作手法中任选一种来进行练笔,通过练笔促进理解,提高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各种答案。而我始终认为,好的教育,需要让学生学习起来,让学生越来越有方法,越来越有智慧。以此审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使语文教学成为追求学生语言习得内化、实现学生素养养成与智慧生长的实施过程;固守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变得简约而丰满。
摘要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同行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移动学习;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123—03  1前言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计划,很快“互联网 ”计划成为国家级
复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它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語言表达的重要手段。统编本教材首次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这个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在课后练习或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和方法。  复述应
余映潮老师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按照“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三个活动板块依序进行。在“说一说”板块,余老师先提示,可以说《落花生》是一篇什么文章,也可以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话题,说什么全由学生自主,不加限制。有的说写作方法,有的说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是教我们  怎么做人上人。  (师生笑)  师:不是吧?人中人吧?不是人上人,是人中人。把自己的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共 4 个小节,内容安排从一个人玩到两个人玩,再到三个人玩……最后到许多人玩,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无论怎么玩,无论多少人玩都会很快乐的观念。  依着文脉,课堂教学的展开以玩耍人数的递增为线索。教师先扶着教学第一小节,在学习生字词语中明确一个人可以玩的项目,并在说说聊聊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唤醒、体会一个人玩时的快乐情绪,从而进行有感情朗读。  在总结学法
【设计初想】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全文三个自然段,虽然短小却很有特色,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备课前进行教材解读时,我发现文本有许多训练点,字词理解、句式训练、情感价值取向等。如何合理开发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瘦身”,既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齡特点,又能提高语
教学思考  “长大以后做什么”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愿望,然后问一问他们的愿望是什么。要求是: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  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呈现了四种常见的职业:消防员、医生、教师和厨师。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职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同时也暗含着不同的社会分工会产生不
【教材解析】  《我多想去看看》选自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和《四个太阳》4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借两个孩子之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第1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遥远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有非常壮观的升旗仪式,渴望去看看北京。第2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 “我”从  爸爸口
摘 要: 高职学生要想在发展中求得一席之地,就要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要求,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实用性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包容性的文化接纳态度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本文通过对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现状进行分析,从学生、教师、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高职生的教育教学、就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电学院学生 跨文化交际意识 学习特点 教学方式 课程设置  一、引
摘 要: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陈忠实的《白鹿原》,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大的影响。本文以《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与《白鹿原》中黑娃为例进行比较研究,从人物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入手,比较他们对革命、爱情及兄弟手足之情的认识,分析造成其人生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 奥雷里亚诺 黑娃 情感态度 价值取向  《百年孤独》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作品,以拉美文化为背景表现家族七代的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