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教育排头兵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创强’明显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功能场室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揭东区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以来更加注重师资提升和信息化建设,这也是揭东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显著变化。”在分别采访揭阳市揭东区教育局分管教育督导工作的前后两任副局长陈怀深、黄文波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这样表示。陈怀深,揭东区教育局前任副局长,现为揭东区第二中学校长;黄文波,揭东区教育局现任副局长,原为揭东第一中学校长。有着校长与副局长履历的他们,对揭东区教育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把握。他们把推进教育现代化所带给揭东区的巨大变化聚焦于师资与信息化,不仅反映了揭东区推进教育现代化所取得的教育软实力,而且彰显了揭东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精准发力点。
  2017年11月,揭阳市教育“创先”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揭东区召开,揭东区的争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得到了各方赞赏。2018年1月,省教育督导室委派督导验收组对揭东区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暨教育强区复评进行督导验收时,作出这样的总体评价:“揭东区委区政府在撤县建区之后,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发展需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不断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在不断巩固教育‘创强’和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开拓进取、谋划全局,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力争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使全区在提供教育现代化保障、加强教育现代化实践、争创教育现代化成就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揭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成为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同年2月,揭东区被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称号。
  作为揭阳市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揭东区无愧于揭阳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排头兵的评价。不仅如此,揭东区在揭阳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一直先行一步:在揭阳市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率先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区、率先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率先实现教育强镇复评全覆盖。如今,揭东区正以揭阳教育排头兵的责任与担当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一马当先,以信息化改进教育教学生态
  “物理课上的仿真实验系统,对我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有很大的帮助,我非常喜欢上仿真实验课。”当记者问到揭东区第二中学高二(8)班林婷琪对学校开展的仿真实验课的感受时,她这样回答道。仿真实验系统是揭东区第二中学信息化提升工程的一个典型案例,有助于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据我所知,仿真实验系统在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我们学校在粤东地区是走在前面的。”校长陈怀深介绍说,学校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仿真实验系统等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还建设了智能OA办公系统、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对教育教学、学校办公、校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为引领,揭东区第二中学教育教学生态变得更加良好。
  不仅仅是像揭东区第二中学这样的名校对教育信息化有着全方位的融入,新办学校更是高起点配备信息化教育教学平台。2018年1月才交付使用的揭东区第二小学的教育教学设备就全部采用智能化、现代化配置,包括智能化云教室、录播室、观摩室、创客空间实验室在内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也不仅仅是在市区学校,即使是在位于农村的蓝田中学,你也可以看到包括教学区教室监控平台、值班室监控平台、内宿值班室监控平台、门卫监控平台在内的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平台,你还可以看到网络多媒体室、计算机室、录放室等齐备的信息化设施设备。
  近年来,揭东区一马当先,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信息化装备投入,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近三年,揭东区共投入1.2亿元,重点建设“三通二平台”,基本完成了揭东教育城域网建设。所谓“三通”,指全区各级各类学校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100%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谓“二平台”,指在揭阳市率先建成的县(区)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化建设,设备的支持只是基础,关键还要看教师如何使用。为此,揭东区大力提升全区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全区中小学教師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结合远程研修、暑假集训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载体,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微课设计、“晒课”等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评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共享优质数字资源。目前,揭东教育互动资源库特色凸显,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研讨互相提高的窗口,全区基本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及率达到100%,其中90%的教师能够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
  覆盖面广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加上领先、实用的信息技术应用理念,让揭东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犹如插上腾飞的翅膀。
  敢为人先,以高质化提升师资专业水平
  “我五年前参加培训,获得了本科学历。”即将退休的揭东区新亨镇北良初级中学校长徐旋很自豪。几年前,他是众多参加揭东区学历提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虽然今年即将退休,他依旧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保持着满满的学习热情。能在50多岁重新学习,获得本科学历,既源于徐旋自身的教育追求,也离不开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
  为了能让像徐旋一样想要提升学历的教师圆梦,揭东区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进修,出台《揭东区“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揭东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实施方案》《揭东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读取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奖励措施》,实行教师学历进修与评先评优、科研立项、政府奖补等挂钩,将教师学历提升与岗位竞聘结合,由区政府拨出专款,资助并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引导教师终身学习,激励教师终身成长。近三年,全区教师有311人报读专科,有1103人报读本科,2016年、2017年共有43人就读在职研究生。   提升师资专业水平,既要“走出去”进修,也要“引进来”培养。近年来,揭东区教育局与韩山师范学院联手,引进韩山师范学院的专业技能资源,确定11所中小学、幼儿园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给职前教师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活人的最大潜能:激发管理班子、教师、学生、社区干部及学生家长在联合教育中的潜能。”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蓝田中学校长李永亮如此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蓝田中学从2003年开始,尤其是2005年李永亮任校长之后,连续10多年在同类学校的各项指标测试中都名列前茅。近年来,李永亮积极参加省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参加“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学习培训等,同时与母校韩山师范学院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率先试行“微课堂”教学等,在不断优化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除了李永亮省名校长工作室,揭东区还有林卫忠省名校长工作室,黄炎真、林旭省名师工作室,李桂华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品牌工作室。揭东区充分利用这些工作室的品牌效应和辐射作用,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开展中小学校长、新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学历进修、新课程研修、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各项培训,并通过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基本功比赛、岗位交流、“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培养了一支懂业务、精专业、有激情的中小学骨干校长与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对全区教师的系统培训。据介绍,2015年以来,揭东区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的教师分别为70人次、460人次、481人次;2016年委托韩山师范学院培训中学校长30人,2017年培训小学校长104人。至目前,全区共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特级教师9人,省级优秀教师17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249人,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9人,逐步形成了由名优校长领衔、学科带头人示范、省级骨干为中坚、区级骨干为主体、青年优秀教师为后备的梯队结构,为揭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学历提升与教师专业培训,让揭东区的师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水涨船高,揭东区教师准入门槛得以持续抬升。“2004年揭东第一中学计划招收28名教师,但当年的揭东县全县报到的师范类本科生还不到20人。近五年,不仅揭东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等重点中学的教师准入门槛大大提高了,连小学的大部分科目教师都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在问及揭东区近年来师资水平的变化时,陈怀深如数家珍,用反差巨大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揭东区师资水平的快速提升。
  奋勇争先,以特色化建构学校内涵发展
  走进揭东区埔田镇中心幼儿园,其展示的簸箕、蓑衣、筛子等一系列农具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我们幼儿园地处乡村,招收的多是附近村民的孩子,所以我们在墙上挂了很多农具,希望孩子们可以学习认识这些农具,不丢掉祖辈的传统。”埔田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冬梅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向我们介绍。把乡土农具展示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不仅体现了这一幼儿园的乡村文化特色,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揭东区特色化办学的缩影。2016年,揭东区印发《揭东区中小学特色化建设工作方案》,批准132所中小学特色发展项目立项。由此,揭东区以建设鲜明教育内涵和形成厚重文化底蕴为基础,以科学、独特、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为指引,以“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为发展思路,以创建教育品牌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小学内涵发展和特色化项目建设,提升办学综合实力。至2017年9月,全区申报立项的132个特色化建设项目经揭东区教育局分两批组织验收已全部结项,初步形成了“潮汕文化”“楹联文化”“红色文化”“校园足球文化”等校园主题文化,打造了一批揭东教育现代化特色学校品牌。
  校园足球,就是揭东区教育的一大特色。揭东区于2017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广东省校园足球试点区”,全区现有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所,如揭东区第二中学、蓝田中学、玉湖镇宁化初级中学等,还有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7所。走进宁化初级中学,随处能感受到足球教育的浓厚氛围:制作精良的足球雕塑与世界球王李惠堂的雕塑立于校园最显眼的位置,足球运动专栏里张贴了学校比赛的战果与足球知识,足球训练场上可以看到正在训练的足球队员……“学校足球队利用每天下午课余时间和周末进行集训,现在校队主要成员有40多人。学校每学期都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足球、热爱运动、热爱生活。”宁化初级中学校长郭锡河对于学校的足球教育侃侃而谈。宁化初级中学足球队在2015年首次代表揭东区参加揭阳市首届足球比赛,就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016年,再次代表揭东区参加揭阳市第二届足球比赛,荣获冠军;今年8月,参加揭阳市揭东区第四届学生运动会初中组足球比赛,荣获冠军。
  德育创新,也是揭东区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揭东区德育工作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新方法,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務”“爱心小组”等活动,引导师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揭东区第二中学就把特色教育建立在了德育创新的基础之上。例如,学校开展的“体验式系列化主题班会”,让每位班主任去其他班“异地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接触到不同主题的班会与不同风格的老师。“我对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如何尊重他人’等主题的班会印象非常深刻,老师会在课堂上放一些相关视频,让我们跟着思考、演情景剧,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揭东区第二中学高一(12)班的李锐涵表达了他对体验式系列化主题班会的喜爱。宁化初级中学则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上打造了一片独有的天地,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服务小组在2012年、2015年两次荣获潮汕星河品德集体三等奖。
其他文献
7月20日上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教育创强争先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陈云贤主持会议。会议还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的单位颁发匾牌。  朱小丹:增强底线意识,全力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朱小丹充分肯定全省教育创强争先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他指出,教育创强争先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各项任务的
广东切实把内涵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评价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1.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切实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
为深入推进现代化学校实验区建设,3月21日,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带队赴中山市南头镇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镇中心小学、三鑫学校、镇初级中学,随后与镇有关方面座谈,镇长黄泽培、镇党委委员薛焯明、镇文体教育局有关人员、各中小学校长和中心幼儿园园长参加座谈会。  汤贞敏在座谈中表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化学校实验区,一要辩证看待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和创造优越的教育条件,可以
日本学校的给食制度,无疑是日本教育史上一项极有成效的制度。  日本政府定制给食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学校免费(即使收费,也是象征性的收取,基本等同免费)提供伙食,以吸引穷人家的孩子入学。在长期的探索中,给食制度日趋完善,它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和完善人格中效果凸显,究其根底,关键在于实施过程。  在小学里,学校要求统一配餐,全体学生都在校用餐。这种统一配餐犹如统一着装一样,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之间明显的贫富差
网上教研、远程视频听课、评课等网络研修活动蓬勃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于教学实践,学生通过网络开展个性化实践与研究,微格教学、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演播室在区内学校被广泛应用,全区5万多名中小学生同步享受名校优质资源……这是肇庆市端州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端州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策略,以创建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的身心,南师附幼“给孩子一个‘美丽’童年”,构建的“快乐小镇”在“和”“美”协同中,赋予了每一个人在幼儿园管理中的 “发言权”“决策权”,激发了“南风效应”(内在需求),创新了幼儿自主游戏、家园共育模式,共同享受协同教育与成长的幸福感。  让教育回归本质,向教育要质量是南海教育一直坚守的方向。南师附幼在南海区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根据现有的办园基础和潜在的发展条件,提出了“以文化
5月23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佛光大学等22所台湾高校、研究机构和台资企业的50多名校长及专家代表,我省90余所高校230多名代表出席了論坛。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上,王创指出,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着力优化教育
“国之立,必有学,是谓国学。”国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安身立命、永续发展的根本理念与行为方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国学教育团队(以下简称“广东二师国学教育团队”)在近十年的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面向中小学、突出应用性的特色教研教改之路。以此为基础,2016年他们牵头成立了广东教育学会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这是广东第一个服务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省级专业学术机构。他们举办了四届共五期“公益岭南国学夏
年初,各部门、单位列出目标任务,根据“三赛”(赛科学发展、赛项目水平、赛责任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市对责任单位采取亮灯方式进行考评,项目如期完成亮“绿灯”,连续两次“黄灯”则亮“红灯”,“三赛”结果与领导干部的“面子”“票子”“位子”相挂钩,从而赛出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河源市市委书记何忠友谈教育创强  “我们要让不同群体的下一代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限的创强资金既要花在“
为了培养优秀人才、高素質人才,就要改革完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完善办学体制,就需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学模式,形成更加开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促进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还要完善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共同建立教育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