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但机插株距对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产量与群体质量的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明确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适宜机插株距可为水稻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三个江苏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机插行距固定为30 cm的情况下,研究了10、12、14、16和18 cm五种株距对上述水稻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三个水稻品种的茎蘖成穗率、高效叶面积指数、粒叶比(粒重/叶面积)、抽穗后群体冠层净光合速率和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株距为12 cm时最大.上述水稻品种产量均随株距增加呈现先增加先减少的趋势,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依据曲线方程计算出两年中南粳9108、南粳5055和南粳46高产最适株距分别为11.6 cm,11.6~12.3 cm和10.8~11.4 cm.[结论]机插秧行距固定为30 cm时,11~12 cm的株距有利于改善优质食味水稻的群体质量指标并提高其产量,可作为江苏省代表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适宜机插株距.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瘦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瘦素缺陷的ob/ob小鼠作为2型糖尿
有机肥与化肥的适当配比用量,是当前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两者配合比例用量适宜,不仅可以取得高产稳产,对维持与提高土壤生产力有一定作用,而且可以达到经济用肥的
[目的]在东野型新三系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育系与部分品种杂交或回交存在异交不亲和性.对该性状开展研究,为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东野型三